一、寶寶食物中毒該怎么辦
第一步:停用并妥善保管可疑食物
盡快了解寶寶吃過什么,以前是否吃過,一起吃飯的小伙伴是否有同樣癥狀,媽媽還應該仔細搜索孩子口袋里、書包里有無野生植物或其他剩下的東西。盡可能把有關東西搜集齊全,供醫生參考。媽媽需要立即停止進食引起中毒的可疑食物,并對食物進行妥善保存,供醫生急救時分析處理,同時應通知衛生檢疫部門協助鑒定。
第二步:家庭急救措施
除了查明引起中毒的食物外,媽媽們還可以在家里采取急救措施,比如說催吐、灌鹽水等。
1、如果估計食物中毒發生的時間在2-4小時之內,如果寶寶沒有發生嘔吐,可用手指或筷子刺激孩子的咽后壁以催吐,使胃內殘留的食物盡快排出,防止毒素進一步的吸收。
2、如果進食時間在4小時以上,可給孩子吞飲大量的淡鹽開水,以稀釋進入血液的毒物,并配合指壓的方法催吐。
第三步:送院治療
單純的家庭搶救治標不治本,中毒者癥狀若未見好轉,或中毒程度較重,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或盡快將中毒者送到醫院進行洗胃、灌腸、導瀉等治療。
二、預防寶寶食物中毒的方法有哪些
1、飯菜現做先吃、避免吃隔夜飯菜
新鮮的飯菜暖暖的,寶寶更愿意進食,而且營養也很豐富。而剩飯菜則容易繁殖各類菌類,如果加熱不夠,就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媽媽要避免給寶寶食用。
2、不要買過期食物
過期的食物是不具備任何安全性的,對寶寶來說,更是危險品。因此,給寶寶選購食品時要注意檢查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限,一定不要買過期的食品。已經買來的食品也應盡快給寶寶食用,不要長期放在冰箱里,時間長了也有可能會超過保質期。還要認清食品的貯藏條件,有的食品要求冷藏,有的要求冷凍,不能只看時間,食品在冷藏條件下存放10天與冷凍條件下存放10天完全是兩個概念。
3、少吃加工熟食品
像肉罐頭、肉腸等加工熟食品都是含有一定比例的防腐劑和色素,容易變質,而且有些此類食品的生產者未經許可,加工條件很差,需要格外小心。如果選用此類食品應選擇在較正規的國營超市購買。食用前必須經高溫加熱消毒后方可。
三、哪些食物吃了會中毒
NO.1 貼了保鮮膜的西瓜
平時家里保存吃不完的西瓜,一般我們都會貼上保鮮膜,然后放入冰箱中冷凍,但如果西瓜貼膜冷凍超過4個小時,吃了之后可能會出現發燒、怕冷、頭暈等情況。據安徽商報報道,安徽的蘭女士就是因為吃了冷凍兩天的西瓜后次日陷入昏迷,據了解這是典型的感染性休克。
NO.2 泡了幾天的木耳
據廣州日報報道,6月初,來自溫州的陳先生因為吃了久泡的木耳后出現多臟器功能衰竭,在ICU搶救了一個星期,終于脫離生命危險。久泡的木耳可能會變質,吃了會造成生物毒素中毒。建議以后大家用熱水泡發木耳,3-4個小時就可以將木耳泡好了。
NO.3 帶有苦味的瓠子
有新聞報道,一位揚州的老爺爺到菜市場買瓠子,還燉了個雞湯,但這瓠子吃起來有點苦,吃完后一家三口出現上吐下瀉的癥狀。據醫院化驗結果得知,這苦瓠子含有堿糖甙生物毒素,其毒素絲毫不亞于***!而且這種毒素即使高溫也難以溶解掉。大家在挑選瓠子的時候要認真咯。
NO.4 長著斑點或散蛋黃的雞蛋
前段時間,一名僅有6個月大的嬰兒到鬼門關走了一遭,原因是吃了感染沙門氏菌的雞蛋。醫生表示,雞蛋殼上有斑點的雞蛋很可能感染了細菌,所以最好別給娃吃這些奇怪的雞蛋。另外裂紋蛋、粘殼蛋、臭雞蛋、散黃蛋、死胎蛋和發霉的雞蛋都不要給娃吃
四、引起食物中毒有哪些原因
1、砷食物中毒:元素砷不溶于水,無毒性。但其化合物一般都有毒,最常見的為***,俗稱***,亦稱***。不純的***含有少量硫化砷,俗稱紅砒。***和一些砷的化合物廣泛應用于農業殺蟲。由于保管不當,農村曾發生誤食拌過農藥的種子而引起中毒。***是白色粉狀物質,無臭無味,也曾因誤食而發生砷中毒。
2、亞硝酸鹽食物中毒:硝酸鹽在體內可轉化為亞硝酸鹽。某些地區的井水中含大量硝酸鹽,用以烹調食物中,會引起中毒。特別是連續使用的蒸鍋水,硝酸鹽更加濃縮,用以烹調食物或調制奶粉則更易導致中毒。蔬菜腐爛變質時,亞硝酸鹽含量迅速上升。不有以較稀的鹽水腌菜(5%~10%以內),在腌后15天內食用,容易引起亞硝酸鹽中毒。烹調加工過的蔬菜,在高室溫下存放,可使某些病原細菌急劇繁殖,使亞硝酸鹽含量增高引起中毒,并可同時發生細菌性食物中毒。此外,亞硝酸鹽為白色不透明結晶,易溶于水,偶因管理不當,將之當作精鹽或食用咸混入食品,誤食中毒。
3、鋅食物中毒:鋅的中毒量為0、2~0、4克,氯化鋅致死量為3克~5克,硫酸鋅致死量為5克~15克。國內由鋅引起的食物中毒,大都是由于用鍍鋅的白鐵桶、白鐵壺制作或存放清涼飲料(酸梅湯)及醋而引起,也有用鍍鋅器皿煮海棠、蘋果、山楂而引起中毒的事例。用鍍鋅容器配制酸性飲料,即制即飲用無妨,但在容器中盛放一日后再飲用即可發生程度不等的中毒癥狀。
4、發芽馬鈴薯食物中毒:馬鈴薯的主要有毒成分是生物堿龍葵素,它不易溶于水,性質較穩定,烹調時不易去除或破壞,它在馬鈴薯中的正常含量為2~13毫克/100克鮮重;發綠部分可含80~100毫克/100克鮮重;馬鈴薯芽含量可達500毫克/100克鮮重。一般以每百克鮮馬鈴薯含20毫克龍葵素作為食用的安全界限,因此對已發綠或發芽部分應徹底削除,否則會引起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