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子期間護理要點
1.一定要休養一個月或一個半月。產后兩周,除了吃飯和上洗手間以外,其他的時間一定要臥床。若常坐或起身走動,可能引起子宮下垂。
2.準備兩三條寬度約為30---40厘米,長度可繞腹部12圈半的白紗布。產后要緊綁腹帶,防止內臟下垂。內臟下垂將導致婦女病,以及小腹突出,體形難看。綁腹帶還可改善產前小腹明顯的狀況。腹帶不能以一般的束褲和束腹帶代替。因為它們不但沒有效果,還有反作用。
3.前兩周洗澡只能用溫酒水擦澡。做法是燒開的水和米酒各一半,加一點點鹽巴,用毛巾浸濕,擰干,在身上擦。第 三周起可以淋浴,滿月后可泡澡。(順產者)
4.洗臉刷牙須用燒開過的水放至溫熱再使用。可以使用保養品。
5.嚴禁洗頭。因為頭皮不能著涼。
6.不能抱小孩。否則可能內臟下垂。喂奶時可側躺著喂。
7.不能為小孩洗澡,否則可導致腰酸 背痛及手腳酸麻。所以,給小孩洗澡的時要交給LG等人。
8.要有安靜,舒適的環境。陽光太強時要拉上窗簾,保護眼睛。不能吹風,因為產后全身毛孔都張開了,吹風易引起頭風及關節酸痛等,連扇子也不要搖。
9.月子期間不能爬樓梯,產后半年內不能提重物,避免內臟下垂。
10. 不要流淚,否則眼睛將提早老化,可能演變為青光眼或白內障。少看書報和電視,一定要讓眼睛充分休息。
二、月子期間飲食禁忌
1、寒涼生冷食物有可能加重產后氣血虛的情況:產后身體氣血虧虛,應多食用溫補食物。若產后進食生冷或寒涼食物,會不利于氣血的充實。
2、冷飲傷牙又傷胃,產后女性要不得:如雪糕、冰琪琳、冰涼飲料等,不利于消化系統的恢復,還會給產婦的牙齒帶來不良影響。
3、辛辣刺激影響哺乳:食用辛辣食品,如辣椒,容易傷津、耗氣、損血,加重氣血虛弱,并容易導致便秘,進入乳汁后對嬰兒也不利。刺激性食品,如濃茶、咖啡酒精,會影響睡眠及腸胃功能,對嬰兒也不利。
4、過飽會影響消化功能:產婦胃腸功能較弱,過飽會妨礙其消化功能。產后應做到少食多餐,每天可進食5~6次。
5、酸澀收斂食物不利于惡露排出:孕婦產后,淤血內阻,不宜進食酸澀收斂類食品,如烏梅、蓮子、柿子、南瓜等,以免阻滯血行,不利于惡露排出。
6、過咸食品會加重水腫情況:過咸的食物,如腌制品,其含鹽分多,鹽中的鈉可引起水潴留,嚴重時會造成水腫。
7、過硬食物不利于消化:產婦本身胃腸功能較弱,加上運動量又小,堅硬、油炸、油煎和肥厚味的食物,不利于產婦消化、吸收,往往還會導致消化不良。
三、月子期間的營養食物
鯽魚
這是最傳統不過的月子菜了,鯽魚湯一直被視為催奶圣品。傳統認為,鯽魚湯要熬得白,將鯽魚肉燉得口感很差。其實,鯽魚本身的營養價值很高,應該少燉些時候,讓魚肉保持鮮美,讓媽媽把魚也吃光。
黃雌雞
具有消渴、小便頻數、泄瀉痢疾、補水氣。治五臟虛損、肢體乏力,且能真精補髓。治療產后體虛效果非常好。
紅糖
紅糖富含鐵質,而且利尿,適當飲用紅糖水對月子媽媽很有幫助,可以促進惡露排出、防治尿失禁。紅糖屬于溫補的食品,吃得過多,會加速出汗,使媽媽身體更虛弱。飲糖水后不漱口,還會損害媽媽的牙齒。
豬手
豬手+通草+花生是催奶的好湯,花生能保持乳腺暢通、養血止血,可治療貧血出血癥,具有滋味養的作用。豬手富含膠原蛋白,可以幫助新媽媽保持胸部曲線,很適合產后媽媽食用哦。
鴿子
鴿子湯對剖腹產媽媽非常有益,可以收斂傷口。墨魚湯雖然也有同樣的作用,但是會讓乳汁分泌減少,喝鴿子湯就沒有這種后顧之憂,鴿子湯還有提升免疫力的功效哦。
雞蛋
蛋白質、氨基酸、礦物質含量高,消化吸收率高。吃的形式有煮雞蛋、蛋花湯、蒸蛋羹,或打在面湯里等。傳統上產婦坐月子時,每天至少要吃十個八個雞蛋,其實兩三個雞蛋已完全可以滿足營養需求,吃得太多人體也無法吸收。
小米粥
富含維生素B、膳食纖維和鐵。可單煮小米或將其與大米合煮,有很好的補養效果。但不要完全依賴小米粥,因小米所含的營養畢竟不是很全面。
四、月子期間的營養食譜做法
鯽魚豆腐湯
[原料】鯽魚1條約250g,豆腐400g
[調味料]黃酒5g,蔥花姜片各3g,精鹽2g,味精1g,食油30g
[做法]1.豆腐切5cm厚的薄片,用鹽沸水燙5分鐘后瀝干待用。
2.鯽魚去鱗、腸雜,抹上酒,鹽漬10分鐘。
3.鍋放爐火上,放入食油,燒至5分鐘,爆香姜片,將魚兩面煎黃,加水適量,用小火煮沸30分鐘,放入豆腐片,調味后勾薄芡,并撒上蔥花。
鮮滑魚片粥
[原料]優質粳米、草魚凈肉各100g,豬肉200g,腐竹40g
[調味料】味精1g,精鹽、姜絲、蔥、太***各5g,香菜10g,胡椒粉0.5g,麻油20g
[做法]1.豬骨洗凈敲碎。
2.腐竹用溫水泡軟。
3.粳米淘洗干凈。
4.將豬骨、粳米、腐竹放入砂鍋,加水(約1500g),先用大火燒開,改用小火慢熬1個半小時左右,放入鹽(3g),味精(0.5g),調好味,揀出豬骨。
5.草魚9(或鯇魚)洗凈,斜刀切成大片,厚以0.3cm為宜,用鹽、太***、姜絲、麻油拌勻,倒入滾開的粥內輕輕撥散,待粥再滾起,端離火位,用碗盛起,撒上胡椒粉、麻油即可食用。
黃魚參羹
[原料】大黃魚肉、水發海參各125g,火腿末10g,雞蛋40g
[調味料]肉湯280g,料酒、精鹽各5g,熟豬油、植物油各15g,蔥末3g,干團粉2g,味精1g,胡椒粉0.5g
[做法]1.將火腿末蒸熟。
2.將大黃魚肉及水發海參切成小方厚片。
3.將雞蛋打入碗中,攪拌均勻。
4.鍋內放油,燒至5-6分熱時,放入蔥末爆香,隨即加入料酒、肉湯、海參片及黃魚片、胡椒粉,煮開后放入精鹽、味精略煮,緩慢倒入雞蛋,待全熟時倒入水團粉勾成薄芡離火,倒入碗中,淋上熟豬油,撒上火腿末即可食用。
海參羊肉湯
[原料]海參50g,羊肉250g [調味料] 生姜2片,蔥5g,胡椒末0.5g,食鹽3g
[做法]1.海參以40°C溫水泡軟后,剪開參體,除去內臟,洗凈,再用開水煮10分鐘左右,取出后連同水倒入碗內,泡2-3小時。
2.羊肉洗凈,去血水,切成小塊,加水適量(約50g),小火燉煮,煮至將熟,將海參切成小塊放入同煮,再煮沸15分鐘左右,加入生姜末、蔥段、胡椒末及精鹽,即可。溫食參肉,飲湯,或供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