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解決寶寶對眼的問題
盡管大多數寶寶的對眼是生理性的,但也有少部分寶寶是真的對眼,而且這跟孩子的護理也有著很大的關系。例如長期讓孩子盯著某一處看,也有可能會造成斗雞眼。因此我們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來避免和改善寶寶對眼。
1、多角度懸掛玩具
不要在嬰兒床的固定一點懸掛玩具,要經常變換位置。嬰兒房里的鮮艷擺設也要經常變換位置,避免孩子總是盯著一處看。
2、經常變換睡覺體位
你要讓寶寶總朝著一側睡,媽媽應該經常幫助寶寶變換體位,可有時向左有時向右,這樣可使光線投射的方向經常改變,能使寶寶的眼球不只轉向一側,從而避免斜視。
3、讓寶寶經常轉動眼珠
不要將寶寶一整天放在嬰兒床或嬰兒車中,最好經常抱到戶外多走動,讓寶寶看看不一樣的事物,充滿好奇的寶寶會不停轉動眼珠,這有利于增強眼肌和神經的協調能力,避免產生斜視。
二、寶寶對眼需要手術治療嗎
家長們假如發現小孩真的有斜視,一旦發現了一定要趁早治療,很多小孩就是因為家長們沒有很重視,導致眼睛斜視定型。眼睛斜視是兩眼之間不能夠同時注意在一起,所謂的斗雞眼屬于內斜,眼睛的位置向內偏斜,就像是兩只雞在斗架一樣。
兒童斗雞眼容易在哪一時間段發生呢?醫生介紹說:有的時候是在一兩歲之間,有的大約要四五歲左右,斗雞眼的形成有很多種原因,但是大多數與大腦有很大的關系。
兒童患有斗雞眼,除了會帶來外形的影響之外,還會導致全身骨骼發育不良,引起頭部歪斜,脊椎側彎,以及影響了立體視發育,對日后的學習和工作也有很大的影響。
家長們發現小孩有斗雞眼,一定要及時帶著孩子到眼科進行治療,至于是否要動手術,要根據孩子患的是哪一種斜視。針對不同的情況,治療的方式也不一樣。
三、如何來預防寶寶出現對眼
對眼、斜眼等視覺障礙很多是由于家長后天不注意對孩子視覺培養造成的,父母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注意不要過近的與寶寶對視,尤其是對寶寶講話時不要離得過近,至少要離30厘米以上,以避免寶寶兩眼聚中。
2、應注意避免外界不良因素對眼的影響。如大多數父母經常喜歡在小嬰兒的床欄中間系一根繩,上面懸掛一些可愛的小玩具,逗引孩子追著看。如果經常這樣做,孩子的眼睛較長時間地向中間旋轉,就有可能發展成內斜視,也就是俗稱的斗雞眼。正確的方法是把玩具懸掛在圍欄的周圍,并經常更換玩具的位置,同時一定要在1.5米以外,切不可擺一件,要間隔距離,多擺幾件,使嬰兒能轉動眼珠,輪看玩具或物件。
3、預防眼內異物:由于小嬰兒的瞬目反射尚不健全,此時應特別注意預防眼內異物。如刮風天外出,應在小兒臉上蒙上紗巾;掃床時將小兒抱開,以免風沙或掃帚、涼席上的小毛刺進入眼內。由于小嬰兒大部分時間在睡覺,眼內有異物也難于發現,若繼發感染,有可能造成嚴重后果。
4、勿遮擋眼睛:由于嬰兒期是小兒視覺發育最敏感的時期,如果有一只眼睛被遮擋幾天時間,就有可能造成被遮蓋眼永久性的視力異常,因此,如果小兒某眼患病,也一定不要隨意遮蓋。
四、怎么判斷寶寶是不是對眼呢
怎么判斷小孩患有對對眼?孩子對眼(又稱“斗雞眼”),與遠視、弱視、先天性眼肌發育不好、先天性白內障等情況有關。造成這些情況的原因很復雜,可能與遺傳有關,也可能與胚胎發育不好,或母親在懷孕期間使用的藥物有關。那么,怎么判斷小孩患有對對眼呢?
醫生介紹,有不少孩子的對眼屬于一種假象。寶寶在出生的最初幾個月,由于眼肌和鼻梁的發育還不完善,鼻骨很難完全支撐起眼眶,令眼眶低陷,兩眼距離變近。這種情況下,父母與孩子對視就很容易覺得寶寶是對眼。孩子長到2—3歲后,鼻梁會慢慢發育成熟,這種假象也會隨之消失。
所以,一般情況下,孩子出生3—4個月里有對眼情況很正常,但如果像您的孩子一樣到了3歲,還有對眼現象,比如注視物體時,兩個眼球不能同時看一個方向,或出現瞳孔發白,不能分辨東西的遠近、拿細小東西時總是看不準等情況,家長就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檢查。
同時,對于小孩是否患有對對眼,家長也可以自己做一個簡單的初步判斷,方法很簡單:在一米外用手電筒水平照向被察者的鼻根部,正常情況下投射在雙眼上的光點應該都位于瞳孔的中央,如果其中一個映光點偏離了瞳孔中央,則說明有水平或者垂直方向的斜視,應立即就醫。
最后,醫生強調家長應該注意防止孩子對對眼,盡量避免孩子雙眼在近距離內(1—1.5米范圍)長時間注視玩具或其他東西,玩具最好掛在離孩子1.5—2米以外的地方。因為長期看近物體不利于孩子眼球的運動,容易形成斜視。再者,不要讓孩子長時間注視一側光線,在睡覺的時候,最好經常變換體位,以避免孩子的眼球老是只向一側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