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歲半寶寶拉肚子怎么辦最好
1.堅持母乳喂養
母乳中含有許多寶寶自身不能合成的營養成分,其中還包含有大量的益生菌。這些益生菌進入寶寶體內后,能夠幫助胃腸道建立正常的菌群環境,使得胃腸道的蠕動、吸收、消化功能得以順利進行,減少便秘或腹瀉等消化道疾病的發生。
2.注意防寒保暖
嬰幼兒對于冷暖的表達還是比較遲鈍的,特別是還不會說話的小寶寶,只會用哭鬧來作為傳遞情緒和感受的方式。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時刻注意寶寶是否會感覺寒冷,及時增添衣物。
晚上睡覺時,有的寶寶比較喜歡翻身亂動蹬被子,這樣一來小肚子就很容易受涼,刺激胃腸道功能紊亂,進而引起腹瀉。因此要給寶寶穿長衣長褲的睡衣,并將衣服下擺塞進褲腰里,這么做能夠盡量避免小肚皮外露受風。
3.添加輔食要適當
有的寶寶腸胃本身就特別嬌嫩,在添加輔食時一定要慎之又慎。比如,天氣太熱的時候最好不要開始添加輔食,因為那時候寶寶的脾胃功能容易失調。在選擇種類時,不要操之過急,一股腦兒全部都塞給寶寶。
要一樣一樣的來,同時注意觀察寶寶的反應,要是出現消化不良、腹瀉等癥狀時,就馬上停止該種食物。因為剛剛添加輔食時,寶寶多半還是沒有長出牙齒的,所以為了便于寶寶腸胃能夠吸收,應給予流質或糊狀物,免得寶寶的消化道受刺激,出現拉肚子的情況。
二、一歲半寶寶拉肚子的中醫方
1.傷食型:
癥狀:腹痛腹脹,泄瀉量多,酸腐穢臭,常伴有不消化食物殘渣,口臭噯酸,口渴納少,嘔吐酸溲,舌苔厚膩微黃,脈滑數,指紋沉滯,色紫。
導滯通下:一捻金、七珍丹等。
健脾止瀉:保和丸、山楂健脾丸等。
2.虛寒型:
癥狀:便稀多沫,甚如水樣,色淡臭味小,腸鳴腹痛,面色淡白,小便清長,可伴有惡寒發熱,鼻塞流涕,苔薄白或白膩,脈濡緩,指紋色紅或淡紅。
用錢乙六味白術散或益黃散,酌加益智仁、補骨脂、吳茱萸或枳術丸。
3.濕熱型:
癥狀:腹痛即瀉,大便黃褐熱臭,一日十余次,可表現為暴注下迫,便如水樣,亦可為瀉下粘滯不爽。肛門灼熱發紅,身有微熱,煩躁口渴,尿少色黃,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指紋紫紅。
用葛根芩連湯加減。
口渴目陷,小便短赤,欲傷陰津:加用連梅湯,酸甘化陰。
四肢不溫,神萎情淡,陽氣衰弱:急用參附龍牡湯,或酌加人參、附子、五味子等。
神情淡漠,昏睡露睛,手足蠕動,欲致慢脾風:加附子、人參、肉桂等,或加固真湯。
煩躁不寧,欲化火內陷:加用鉤藤、石決明、玳瑁、天麻、羚羊角粉、紫雪丹之類。
三、一歲半寶寶拉肚子的奶粉選擇
對于寶寶拉肚子能喝奶粉嗎的問題,若是寶寶拉肚子之前一直都是喝得奶粉,那么還是可以繼續喝的。
只是由于寶寶在拉肚子期間,消化道的功能降低了,因此在奶粉喂養的量上要適當減少,可以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而且寶寶奶粉中要稍微多加一些水,不要把奶粉調的太濃稠。
若是寶寶拉肚子比較厲害的話,建議媽媽們給寶寶吃腹瀉奶粉。同時,寶寶拉肚子時,由于奶粉量減少了,寶寶可能不夠吃,可以給寶寶吃一些米粥湯,但是不能吃果汁水果之類的。
另外,若是寶寶拉肚子之前是吃的母乳,那么就沒有必要喝奶粉,可以繼續喂食母乳,因為相對來說,母乳的抵抗力更高。
會被細菌發酵產生乳酸和二氧化碳,引起腹脹、腹瀉的情況,讓寶寶拉肚子的情況更加嚴重。因此,寶寶拉肚子能喝的奶粉切記含乳糖奶粉不要吃!
四、一歲半寶寶拉肚子的家庭護理
小兒腹瀉是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病、多發病,2歲以下的小兒易得此病,需引起家長重視。家長要認真做好護理,護理的要點如下:
隔離與消毒:接觸生病寶寶后,應及時洗手;寶寶用過的碗、筷、奶瓶、水杯等要消毒;衣服、尿布等也要用開水燙洗。
調整飲食:母乳喂養的,母親應盡量少吃油膩食物,多飲水,以稀釋奶液,縮短每次哺乳時間。人工喂養的,要暫停喂牛奶,可改為脫脂奶或米湯。吐瀉嚴重的患兒,暫時禁食6~8小時,吐止后可給以口服補液鹽溶液。1歲以上的寶寶,也要注意不吃難消化和油膩的食物。
注意觀察病情:記錄患兒大便、小便和嘔吐的次數、量和性質,就診時帶上大便采樣,以便醫生檢驗、診治。
外陰護理:勤換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溫水揩洗臀部(女孩應自前向后沖洗),然后用軟布吸干,以防泌尿系統感染或尿布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