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步驟 1/5 分步閱讀 第一步我們首先需要知道釘釘退出群聊只會通知群主,如果群主退出群聊,群不會解散,而是由后一個人接任群主,如下圖所示: 2/5 第二步打開釘釘,進去消息界面,點擊群聊,這里開啟了專注模式,如下圖所示: 3/5 第三步點
釘釘是現在用戶比較多的辦公軟件,有時候不小心開啟了釘釘里的專注模式,怎么將其關閉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笑臉打卡是進行生物識別的,可判斷打卡是否為本人,確??记诮Y果安全有效。一個人無法給多個賬號錄入人臉,杜絕代打卡。管理員開啟笑臉拍照打卡后員工每日打卡需微笑拍照,引導員工快樂工作,微笑開啟每一天。同時管理員可在手機端統計中看到員
打開釘釘,選擇消息選項,
可按照如下步驟關閉提示音: 第一步,打開手機,進入設置; 第二步,下拉到“聲音”并進入對應界面; 第三步,下拉到“鈴聲和振動模式”板塊,選擇并進入“短信鈴音”; 第四步,根據個人需要,可選擇振動模式和鈴聲模式,也可以選擇關閉。
點擊右上方的加號,點擊結束專注模式,
釘釘的5.0版本也是有分組功能的,只是位置變了而已,在消息頁面,點左上角頭像—設置—效率套件—開啟專注模式,即可實現消息頁面自動分組。
再點擊右下角的我的,選擇設置,
知趣天氣“專注模式”打開方法攻略: 1、打開知趣天氣,按住地上的花朵幾秒鐘; 2、發現“專注模式”,點擊“開始”后30分鐘內不玩手機,就可以獲得一朵七色花。
將專注模式選中使其變為灰色,這樣專注模式就關閉啦。
可按照如下步驟關閉提示音: 第一步,打開手機,進入設置; 第二步,下拉到“聲音”并進入對應界面; 第三步,下拉到“鈴聲和振動模式”板塊,選擇并進入“短信鈴音”; 第四步,根據個人需要,可選擇振動模式和鈴聲模式,也可以選擇關閉。
本期視頻就到這里,更多手機教程,請關注PC6教學哦。
沒有吧,不過市面上早就有這樣的軟件,比如,我要當學霸,什么什么番茄,什么什么森林,一搜好多呢。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應用釘釘在哪些方面區別于微信
您好!很高興能為您解答, 【釘釘】
首先要肯定「釘釘」的切入點,也感謝有這樣一款產品誕生。
團隊溝通問題一直飽受人們詬病,高效溝通,高效協作,成了更多人共同的追求。
企業級溝通應用誕生是必然,但這款產品難免有些不足之處。
1.「Ding」出來的工作方式,未免用力過猛
對應微信的「一個生活方式」的Slogan,釘釘喊出「一個工作方式」的口號。
顯而易見,釘釘面向的市場是企業級別,很多應用場景都是針對的是企業交流衍生出來的,比如組織架構、群聊、免費電話、Ding一下等等。
但縱觀釘釘的功能結構,它用力過猛的產品功能并未討好到所有用戶,倒更像是為了迎合老板而設置。
對管理者來說,「Ding一下,使命必達」這句話是有相當的*力的,因為「掌控」總是領導們最核心也最本質的需求。
每個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指示能直達下屬,甚至希望員工們立刻執行。在釘釘里,每條發出去的消息都有回執,如果有未讀的員工,老板還能把信息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Ding出去,不用再擔心對方太忙看不到或者故意不回復,領導想要問的問題也能即刻收到答案。
但實際上這可能是一種“偽高效”。
員工收到一個Ding消息,必須即刻回復,因為忌憚老板所以優先執行,原本的工作節奏被打亂,久而久之,員工很容易丟失自己的工作重點。另外,站在老板的角度來看,雖然這個功能讓多數管理者獲得了安全感,但通過Ding消息發出的任務,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后續反饋機制不佳,反倒是拖累了工作效率。
從這里不難發現,釘釘的市場策略和產品設計理念都是是從「打動老板」下手,讓老板成為最終買單者。
市場思路本身沒錯,可未免用力過猛,嚴重的打擊了員工的熱情。
(想哭.....)
2.功能太重,用戶體驗不佳
這里先提一個問題,釘釘是做什么的?
引用 @文森特君 的話:
一句話介紹:釘釘是以統一通訊為基礎的溝通、協同平臺
but…...
現在的釘釘已陸續推出釘應用、釘云盤、釘郵箱等功能,官方表示還可能提供財務管理,行政管理,云儲存,ISV應用平臺等多方面的服務。這樣繁重的功能似乎早已經打破IM軟件的界限。
協同辦公我們有傳統OA系統,更有專業的協同軟件,文件傳輸儲存也有百度云,堅果云等專業云盤。在IM軟件中強行接入如此多繁重的功能,不僅剛開始會讓使用者迷茫,后續的用戶體驗也不會好。
另外如此繁重的功能對釘釘團隊來說,關注和維護的成本也會大得多,產品很難做到最好。
舉個例子,釘釘的移動端比 PC 端做的精良,然而事實上大多數人辦公還是在電腦上,PC端實在太過簡陋,要應付日常功能略顯拙劣,這樣的體驗實在難以給高分。再者,澡堂模式,紅包功能等等一系列功能,許多偏社交娛樂的功能的加入,也讓產品走向越來越不清晰。
這里,自己也體驗了釘釘,我個人來看,很多功能與OA和協作軟件重復,但只當成IM使用又顯得不夠專業。釘釘這樣一把抓搶占市場,拼命的往同一概念上靠,未免顯得太過浮躁,同時也讓人覺得釘釘有些不自信。
或許開發人員應該沉下心來想想,團隊溝通中的痛點難點,以及自己究竟要打造一款怎樣的產品。
【微信】
1.天生就不是為工作而生
如果說釘釘的功能設計“少有人情味”,那微信便是把“人性化”做到了極致。
在這個一開口就“談情懷“的世界,微信顯然比釘釘要更有溫度,但也正是這樣的溫度,讓微信注定不可能成為適用于工作的IM軟件。
首先,微信的定位就不是一款工作軟件,而人們會將其應用到工作中來,完全是因為習慣驅使。
由于平時習慣用微信溝通,對ToB的溝通產品并不了解,很多人就將這一習慣延續到了工作中。但實際上,很多人還是把微信當作私人生活的通信工具,而不是工作道具,這便是用微信談工作難以提高工作效率的癥結所在。
大部分的人會靜音工作群,因此如果你在微信里交代工作,對方很可能根本看不見,即便是通過私信傳達,很多人也可以選擇“裝死”,等到回復尚且困難,更別談執行和跟進的問題了。
對比釘釘的「消息必達」,微信的情懷倒像是“讓打工族有機會對領導的信息視而不見”,信息傳遞過程中損耗太大,很多溝通自然就成了「無效溝通」。
再者,微信會降低人們對工作的專注度。
第十二次全國閱讀調查表示,人均每天讀微信超40分鐘,多數人基本上每12分鐘看一次微信。
設想一下,原本只需要保持2個小時的專注度就能完成的工作,由于你工作途中不經意刷刷微信,打亂了原本的思路,看完后不得不重新整理思緒和靈感,完成工作的時間很可能從2小時變成了3-4個小時。
再設想一下,如果在微信群里討論開會,親朋好友的一句消息,公號里推送的一篇文章,朋友圈里一則有趣的動態,都可能奪走你的注意力,很多人有一搭沒一搭的回復,可能一句:“中午吃什么?”就能帶跑整個討論主題,最后花了時間還一事無成。
這讓人不得不疑問:”微信到底是讓人利用碎片時間工作,還是工作時間碎片化了”
由此可見,不論是微信的功能特性,還是它引導人們產生的使用習慣,都決定了它不適合為工作服務。
2.在C端越強大,離B端就越遠
團隊溝通是為了讓工作變得有效率,但溝通的重點并不在于說話,而在于協作。
而微信,除了基本的“說話”,并沒有一些適用于協作的功能。
例如,在微信里,沒有組織架構,沒有群發功能,統一交代事情只能靠微信群,這一設計應用在C端是很值得肯定的,但是針對B端,難免捉襟見肘。另外,在微信里傳輸文件十分不便,也沒有多人在線會議的功能,更不能查詢聊天記錄,重要信息也無法在線的儲存......
可見,微信并沒有針對團隊工作的功能設計,「一個生活方式」的微信,它強調的是私人溝通體驗,在乎的是個人的興趣和社交,若脫離了“個人”這個場景,微信就顯得很是笨拙,你會發現它在其它方面并不擅長,而這些短板也必將會拖累工作效率。
太偏向于C端,也注定無法服務好B端。
但即使如此,我也并不提倡像釘釘那樣增加很多類似于團隊協作軟件的功能(比如任務,云盤,審批,簽到,考勤等),或許我們可以有一些提高溝通效率的手段。(比如,我在這里提到的一些功能:在工作中,即時通訊軟件(IM)的好處都有什么? - 彭砰砰的回答)
「總而言之」:
企業級IM軟件是剛需,也是必須要有的
釘釘比較酷的一點就是免費網絡電話,直接接通運營商,通話質量很穩定,在同類軟件中獨領*。另外一點是搜索,上面有人說了:“會優先出現你聯系頻繁和近期聯系以及強相關的同事,其次才是其他重名的同事,也很人性化”。拋開釘釘一些欠缺考慮的地方,也不可否認它確實一定程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另外,ToB產品從打開市場再走向贏利,會比ToC產品難度更高。不得不說,一個企業級工具產生很容易,但存活困難,可是,不存活下來又談何服務企業?釘釘團隊的市場策略和產品功能設計雖然顯得“急功近利”,但卻值得理解。
˙·...·˙`˙·....· ˙·...·˙`˙我是一條并不直的分割線˙·...·˙`˙·....· ˙·.
利益相關:
不過,如果你是小團隊的領導者,或者你的部門比較扁平,你和你的同事都是追求自由年輕人,講真不推薦釘釘。
首選Slack,當然,如果害怕不穩定:
國內其實還有很多很好的專業IM產品。比如 簡聊 簡聊
內有強大的聚合消息功能,用話題引導討論,文件自動整理成知識庫等等,相比釘釘功能繁雜,它只專注溝通,簡單用心。更沒有所謂層級區分,監控等等,一切平等透明。
畢竟員工用起來爽,才是真的爽~
專門的事還得專業的來
有了企業IM軟件,不僅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把工作和生活明確界限,也還給人們更多的私人空間。(至少我再也不用發條朋友圈吐槽還想著要屏蔽誰誰誰......)
最后結論:但釘釘的出現并不會影響微信的發展,如果說企業IM軟件對微信有沖擊的話,那也只可能是將傳統的微信T出工作圈。
報告完畢,荊軻刺秦王。(嗶~)
---------------手打一條分割線---------------------
晚點更新一點話~
2016.3.28
上周末團隊去千島湖春游了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千島湖有什么好玩的地方,話說天藍水清魚好吃.....
不好意思,走錯片場!
好吧,這里是想針對評論里 @雨田三渣 童鞋的評論做個回復和解釋:(不感興趣的小伙伴自動忽略)
我覺得這個ding一下很好啊,后續的反饋可以再通過郵件或者直接聊天反饋。緊急的事情ding一下別人可以確認別人知道這個事就好,什么時候完成另說。
那是老板使用的方式不對吧。你說的這種情景普通的建群就可以實現了,ding適合緊急需求正如我回復的所說,個人覺得釘釘這個Ding功能的出發點是好的,企業如果扁平,或者人數不多這個功能其實很實在,也很有用,但是,如果人很多,業務忙或者是傳統企業,難免會對員工造成一定打擾。
多數扁平企業的老板還算體諒員工,但是換成傳統企業,老板往往與下屬年齡層差距很大,很多老板也不會設身處地去體諒大伙,文中也提到,釘釘這種模式很適合傳統企業的老板思維,因此從我收集的資料和反饋來看,大多數是一些傳統一些的企業和銷售朋友會嫌棄釘釘~
當然我不針對釘釘,它也有很多可取之處,只是就很多人反映的現象作出一些對應思考,或許能探討出一些改進方式。
回復中提到的一個利益相關的例子,簡聊雖然做的不是最好,但打擾確實比釘釘少,這邊放出來,也希望大家有個意見:到底怎樣才能解決緊急事件通知的問題,又不會過多的干擾到員工。
在簡聊3.1.6的改動中,我們添加了消息回執功能:
@需要通知的人,點擊邊上的按鈕,點擊就能查看你誰已讀誰未讀,看到未讀的人可以再去私信聯系確認,員工不會收到其他方式的提醒,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員工驚慌失措收到ding消息的壓力,也不會對員工造成短信電話等多方面打擾,同時保證了發信人能把握消息收發狀態。
但其實簡聊的這個功能也有局限,今后企業im究竟該如何優化,如何成長發展還是個很值得深入的問題。
釘釘里新加入的同事,在 Tower 里看不到怎么辦
釘釘在深圳離騰訊大廈最近的&lduo;深大地鐵站&rduo;投放了一組&lduo;手撕X信&rduo;的地鐵,不禁讓人感到好奇: 釘釘是誰?它和二者之間有什么區別? 如果用一句簡單的話來概括釘釘和的話,我認為是這樣: 釘釘,是一個工作方式(2B)。 ,是一個生活方式(2C)。 那么他們之間的具體區別到底是什么呢?請看下方知乎網友的回答,希望可以為大家解惑一二: 知乎網友:文森特君(目前供職于釘釘) 釘釘是做什么的? 一句話介紹:釘釘是以統一通訊為基礎的溝通、協同平臺 溝通: 消息必達 釘釘的消息具有已讀未讀功能,很多人覺得反人性,但企業溝通中確實需要。 Ding功能在應用內未讀是可直接發送,甚至直接通知。以后人事行政發個重要的多人通知方便多了。 認證企業員工最多獲得分鐘免費通話時長,注意釘釘用得是運營商線路的通話,而不是流量的網絡。 協同: 企業場包羅萬象,自己不可能都做了,所以推出IS應用平臺,類似于工作領域的App Store。 除了第三方應用接入,企業自己也可以直接將原先的辦公應用通過Api接口接入。 放個圖: 知乎網友:彭砰砰 ToB 方向 【釘釘】 首先要肯定「釘釘」的切入點,也感謝有這樣一款產品誕生。 團隊溝通問題一直飽受人們詬病,高效溝通,高效協作,成了更多人共同的追求。企業級溝通應用誕生是必然,但這款產品難免有些不足之處。 1.「Ding」出來的工作方式,未免用力過猛 對應的「一個生活方式」的Slogan,釘釘喊出「一個工作方式」的口。 顯而易見,釘釘面向的場是企業級別,很多應用場景都是針對的是企業交流衍生出來的,比如組織架構、聊、免費、Ding一下等等。 但縱觀釘釘的功能結構,它用力過猛的產品功能并未討好到所有用戶,倒更像是為了迎合老板而設置。 對管理者來說,「Ding一下,使命必達」這句話是有相當的*力的,因為「掌控」總是領導們最核心也最本質的需求。 每個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指示能直達下屬,甚至希望員工們立刻執行。在釘釘里,每條發出去的消息都有回執,如果有未讀的員工,老板還能把信息通過等方式Ding出去,不用再擔心對方太忙看不到或者故意不回復,領導想要問的問題也能即刻收到答案。 但實際上這可能是一種 &lduo;偽高效&rduo; 。 員工收到一個Ding消息,必須即刻回復,因為忌憚老板所以優先執行,原本的工作節奏被打亂,久而久之,員工很容易丟失自己的工作重點。另外,站在老板的角度來看,雖然這個功能讓多數管理者獲得了安全感,但通過Ding消息發出的任務,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后續反饋機制不佳,反倒是拖累了工作效率。 從這里不難發現,釘釘的場策略和產品設計理念都是是從「打動老板」下手,讓老板成為最終單者。 場思路本身沒錯,可未免用力過猛,嚴重的打擊了員工的熱情。 (想哭.....) 2.功能太重,用戶體驗不佳 這里先提一個問題,釘釘是做什么的? 引用@文森特君的話: 一句話介紹:釘釘是以統一通訊為基礎的溝通、協同平臺 but…... 現在的釘釘已陸續推出釘應用、釘云盤、釘郵箱等功能,官方表示還可能提供財務管理,行政管理,云儲存,IS應用平臺等多方面的服務。這樣繁重的功能似乎早已經打破IM軟件的界限。 協同辦公我們有傳統OA系統,更有專業的協同軟件,比如Teambition,Tower等,文件傳輸儲存也有百度云,堅果云等專業云盤。在IM軟件中強行接入如此多繁重的功能,不僅剛開始會讓使用者迷茫,后續的用戶體驗也不會好。 另外如此繁重的功能對釘釘團隊來說,關注和維護的成本也會大得多,產品很難做到最好。 舉個例子,釘釘的端比 PC 端做的精良,然而事實上大多數人辦公還是在電腦上,PC端實在太過簡陋,要應付日常功能略顯拙劣,這樣的體驗實在難以給高分。再者,澡堂模式,紅包功能等等一系列功能,許多偏社交娛樂的功能的加入,也讓產品走向越來越不清晰。 這里,自己也體驗了釘釘,我個人來看,很多功能與OA和協作軟件重復,但只當成IM使用又顯得不夠專業。釘釘這樣一把抓搶占場,拼命的往同一概念上靠,未免顯得太過浮躁,同時也讓人覺得釘釘有些不自信。 或許人員應該沉下心來想想,團隊溝通中的痛點難點,以及自己究竟要打造一款怎樣的產品。 【】 1.天生就不是為工作而生 如果說釘釘的功能設計&lduo;少有人情味&rduo;,那便是把&lduo;人性化&rduo;做到了極致。 在這個一開口就&lduo;談情懷&lduo;的世界,顯然比釘釘要更有溫度,但也正是這樣的溫度,讓注定不可能成為適用于工作的IM軟件。 首先, 的定位就不是一款工作軟件,而人們會將其應用到工作中來,完全是因為習慣驅使。 由于平時習慣用溝通,對ToB的溝通產品并不了解,很多人就將這一習慣延續到了工作中。但實際上,很多人還是把當作私人生活的通信工具,而不是工作道具,這便是用談工作難以提高工作效率的癥結所在。 大部分的人會靜音工作,因此如果你在里交代工作,對方很可能根本看不見,即便是通過私信傳達,很多人也可以選擇&lduo;裝死&rduo;,等到回復尚且困難,更別談執行和跟進的問題了。 對比釘釘的「消息必達」,的情懷倒像是 &lduo;讓 打工族有機會對領導的信息視而不見&rduo; ,信息傳遞過程中損耗太大,很多溝通自然就成了「無效溝通」。 再者, 會降低人們對工作的專注度。 第十二次全國閱讀調查表示,人均每天讀超40分鐘,多數人基本上每12分鐘看一次。 設想一下,原本只需要保持2個小時的專注度就能完成的工作,由于你工作途中不經意刷刷,打亂了原本的思路,看完后不得不重新整理思緒和靈感,完成工作的時間很可能從2小時變成了3-4個小時。 再設想一下,如果在里討論開會,親朋好友的一句消息,公里推送的一篇文章,朋友圈里一則有趣的動態,都可能奪走你的注意力,很多人有一搭沒一搭的回復,可能一句:&lduo;中午吃什么?&rduo;就能帶跑整個討論主題,最后花了時間還一事無成。 這讓人不得不疑問:&rduo;到底是讓人利用碎片時間工作,還是工作時間碎片化了&rduo; 由此可見,不論是的功能特性,還是它引導人們產生的使用習慣,都決定了它不適合為工作服務。 2.在C端越強大,離B端就越遠 團隊溝通是為了讓工作變得有效率,但溝通的重點并不在于說話,而在于協作。 而,除了基本的&lduo;說話&rduo;,并沒有一些適用于協作的功能。 例如,在里,沒有組織架構,沒有發功能,統一交代事情只能靠,這一設計應用在C端是很值得肯定的,但是針對B端,難免捉襟見肘。另外,在里傳輸文件十分不便,也沒有多人在線會議的功能,更不能查詢聊天記錄,重要信息也無法在線的儲存...... 可見,并沒有針對團隊工作的功能設計,「一個生活方式」的,它強調的是私人溝通體驗,在乎的是個人的興趣和社交,若脫離了&lduo;個人&rduo;這個場景,就顯得很是笨拙,你會發現它在其它方面并不擅長,而這些短板也必將會拖累工作效率。 太偏向于C端,也注定無法服務好B端。 但即使如此,我也并不提倡像釘釘那樣增加很多類似于團隊協作軟件的功能(比如任務,云盤,審批,簽到,考勤等), 或許我們可以有一些提高溝通效率的手段。 (比如,我在這里提到的一些功能:在工作中,即時通訊軟件(IM)的好處都有什么? - 彭砰砰的回答) 「總而言之」: 企業級IM軟件是剛需,也是必須要有的 釘釘比較酷的一點就是免費網絡,直接接通運營商,通話質量很穩定,在同類軟件中獨領。另外一點是搜索,上面有人說了:&lduo;會優先出現你頻繁和近期以及強相關的同事,其次才是其他重名的同事,也很人性化&rduo;。拋開釘釘一些欠缺考慮的地方,也不可否認它確實一定程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另外,ToB產品從打開場再走向贏利,會比ToC產品難度更高。不得不說,一個企業級工具產生很容易,但存活困難,可是,不存活下來又談何服務企業?釘釘團隊的場策略和產品功能設計雖然顯得&lduo;急功近利&rduo;,但卻值得理解。
釘釘直播時連麥如何關閉攝像頭?
如果沒有關閉攝像頭的操作,可以在「設置-應用-權限管理(不同型號的手機可能略有不同)」中禁止釘釘調用攝像頭?;蛘咧苯游锢碚趽酰ㄓ檬只蚣埰谧。?p class="jjwyds">win10專注助手是什么軟件
專注助手是1803添加的新功能 可以設置專注模式 在游戲或者投影的時候 設置通知的提醒 除鬧鐘外的通知都不提醒 或者完全暫時關閉通知 根據自定義也可以僅提醒設置優先級的程序提醒
釘釘里的通用審批只有審批人才能看到嗎?
對,指定關鍵審批人才能看到 。
釘釘(DingTalk)是 阿里巴巴集團專為中國企業打造的免費溝通和協同的多端平臺,提供PC版,Web版和手機版,支持手機和電腦間文件互傳。?
釘釘因中國企業而生,幫助 中國企業通過系統化的解決方案( 微應用),全方位提升中國企業溝通和協同 效率 。
釘釘由 阿里巴巴集團于2014年1月籌劃啟動,由阿里巴巴來往產品團隊打造,專注于提升中國企業的辦公與協同效率。
2014年12月1日,釘釘發布0.1.0測試版;
2014年12月12日,釘釘發布1.0.0測試版,針對企業用戶需求推出了讓消息更安全的企業群;
*年1月16日,釘釘發布1.1.0測試版,DING功能上線,讓企業辦公更便捷;
*年2月9日,釘釘發布1.2.0測試版,拜年版釘釘正式推出,DING消息支持圖片附件發送;
*年3月20日,釘釘發布1.3.0測試版,手機端可以創建、管理團隊的功能上線;
*年4月13日,釘釘發布1.4.0測試版,新增團隊邀請鏈接和邀請二維碼,快速創建你的團隊;
*年5月5日,釘釘發布1.5.0測試版,新增個人二維碼和群二維碼,隨時拓展你的關系圈;
*年5月26日,正式發布釘釘2.0版,整合了郵件、OA和共享存儲打造了全新移動協同平臺 ;
*年6月5日,正式發布釘釘2.0.1版,釘郵針對用戶全面開啟,優化語音發送方式 ;
*年6月29日,正式發布釘釘2.1.0版,全新澡堂模式、微應用全面上線 ;
*年7月9日,正式發布釘釘2.1.1版,提升性能,優化體驗;
*年7月28日,正式發布釘釘2.2.0版,日志功能的全面開發,讓團隊管理更加效率 ;
*年8月1日,正式發布釘釘2.2.2版,針對2.2版本提升性能,優化體驗 ;
*年8月20日,正式發布釘釘2.3版,釘釘中支持企業主頁,讓企業名片隨身而動;
*年10月15日,正式發布釘釘2.5版,釘釘中支持企業手機端認證和PC審批功能;
*年11月27日,正式發布釘釘2.6版,商務電話語音質量提升;提供多種審批模版;公告應用優化。?
*年12月22日,正式發布釘釘2.7版,首次加入紅包、企業聊天群加水印、首屏智能排序等新功能。
2016年1月29日,正式發布釘釘2.7.6版,首次加入小視頻,地理位置分享,大咖祝福紅包等特性。
2016年4月1日,正式發布釘釘2.8版,加入考勤打卡更智能、語音轉文字、基礎認證等特性。
2016年9月19日,阿里推出釘釘3.0版本,新版本圍繞客戶拓展、客戶服務和客戶維護,完成了9項重要功能更新,細節方面更新則達200項以上。?
2016年11月22日,釘釘3.2版本,首次加入一鍵大贊、群組全員禁言、手機端批量轉移和刪除成員等全新功能 。?
2016年12月19日,釘釘3.3.0版本,新增節日紅包模板、優化消息狀態,考勤、圖片涂鴉,郵件聊天互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