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胃冬瓜湯
用料:冬瓜(帶皮)500克、火腿50克。制法:將火腿先加入蔥、姜,水煮半小時,再加入冬瓜,小火燉約15分鐘,加入作料。功效:冬瓜性平,冬瓜皮能利水、除熱;火腿具有養陰和胃、健脾開胃的功效。此方可消暑養胃,適用于脾胃虛弱、胃口不佳的人。
開胃鴨舌
用料:鴨舌100克、酒糟乳100克、枸杞子10克。制法:將鴨舌洗凈,放入姜、蔥、料酒、水煮開,撈出水瀝干,用酒糟乳腌制2小時以上,放入熱水焯過的枸杞子,鮮嫩可口,便于保存。功效:鴨舌有清暑熱、滋陰的功效;枸杞子能補腎益精,養肝明目。此方可清暑熱、養陰活血,適合心血管疾并胃口不佳的人群。因涼拌菜偏涼,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
荷蘭清暑化濕粥
用料:粳米50克,薏仁、扁豆各30克,荷葉、佩蘭各15克。制法:薏仁、扁豆用溫水浸泡2~3小時,再與粳米、荷葉一起煮半小時,收鍋前加入佩蘭。功效:薏仁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扁豆甘淡溫和、健脾化濕,主要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者;荷葉有清暑利濕、升發清陽等功效;佩蘭,全草入藥,有解熱清暑、化濕健胃、止嘔的作用。此方適合口甘苔膩及暑濕引起的嘔吐、腹瀉、胸悶的人群。
雞骨草燉豬橫脷
用料:雞骨草10克、蜜棗2個、豬橫脷100克、生姜1片制法:將豬橫脷洗凈切塊,雞骨草揀去雜質洗凈,與生姜、蜜棗一起放入燉盅內,加清水250毫升,隔水燉2小時即可。功效:清肝熱,健脾胃。適宜肝火盛、胃口差、口干咽苦、濕熱腹痛、煩躁易怒者。脾胃虛寒、陽虛體質類型者慎食
陳皮粥
用料:陳皮10克、大米小半碗制法:將陳皮用溫水洗一洗備用,大米洗凈后用水泡30分鐘;陳皮加清水,大火煮開后小火煎20~30分鐘左右。撈出陳皮,只取這個陳皮水熬粥;將米倒入陳皮水里,熬至米爛即可食用。功效:陳皮粥能消滯健胃。陳皮,入脾、肺經,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之功效。適合腹脹、噯氣、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人群。
烏梅湯
用料:烏梅100克、白糖50克制法:將烏梅用1000毫升水煎,加糖后代茶飲。煮水時也可以適量加入一些有滋補作用的配材,如紅棗、蓮子、甘草和枸杞等。功效:有生津止渴、除煩安神之效。夏天飲用時,先把烏梅湯放置在冰箱內冷藏一會再飲,對暑天心煩、汗多、口渴等非常適宜。
腰果涼拌紫甘藍
用料:紫甘藍適量、腰果適量、黃瓜少許、火腿少許制法:將紫甘藍切成細絲備用;腰果壓碎備用;黃瓜、火腿切絲;將甘藍絲和黃瓜絲放入大碗里面,加入食鹽、雞精、白糖攪拌均勻,加入少量的橄欖油,攪拌均勻,撒上香腸絲和腰果碎就可以吃了。功效:腰果有豐富的營養價值,而且搭配紫甘藍這種強力防癌抗癌的食物,對腸胃有疏通,促進消化的作用。
紅薯栗子排骨湯
用料:排骨250克、紅薯1條、栗子100克制法:排骨洗干凈,紅薯去皮切塊,姜蔥切好備用,栗子洗干凈用刀在殼上切破但不切開,鍋內煮開水后放入排骨飛水后撈出洗凈。準備電燉鍋,放入全部材料,燉2小時,吃前加入食鹽即可。功效:紅薯起到養胃正氣,化食去積,清腸減肥的作用,而栗子即可健脾,而且非常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