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方面莫貪燙辣
冬天天氣冷,熱燙、新辣的食物會讓人覺得溫暖。在冬天吃上一頓熱氣騰騰的火鍋,是讓人倍感幸福的事情。但是過多的進食熱燙、辛辣的食品,容易誘發胃腸疾玻因此要提醒大家,有慢性胃炎、胃潰瘍等胃腸疾病的患者,冬季莫貪熱、莫貪辣,注意飲食的合理性。
注意保暖預防疾病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季,因為漸低的氣溫刺激易使人體交感神經興奮,心率持續加快、血管收縮致使血壓升高,心臟負荷加大,引起心絞痛發作和心肌梗塞發生。因此冬季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
多曬太陽促進循環
曬太陽對養生很有幫助,曬太陽能夠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防治骨質疏松、皮膚組織受到溫熱的良,促使表皮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速,活躍細胞新陳代謝,改善皮膚組織營養狀況。除了上面的好處外,冬季曬太陽還能讓人感到溫暖。
熱水泡腳促進睡眠
寒從腳下起,是因為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少且慢,也因此腳的皮溫最低,所以冬季一定要注意腳部的保暖。如果足部受涼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經等癥狀。除了白天做好足部保暖外,每晚堅持用熱水泡腳,能夠消除疲勞、促進睡眠、防寒抗凍。
早睡晚起精力旺盛
冬季養生要早睡晚起。年輕人喜歡夜生活,經常加班加點,長期下去,會導致身體疲勞、免疫力下降,甚至引發疾玻適當早睡可以保證第二天精力旺盛、工作效率更高。
晨練時間適當推遲
很多老年人有晨練的習慣,當然這對身體健康很有利。但是到了冬天,晨練時間不宜太早,否則容易傷害人體中的陽氣。假如在太陽沒出來之前進行晨練,此時空氣中積存了一天一夜的二氧化碳等各種污染物質,人們容易遭受寒氣、霧氣和濁氣的傷害,是非常不利于健康的。
取暖當心低溫燙傷
隨著冬季天氣的逐漸變冷,電熱毯、熱水袋、暖寶寶等各種取暖用品開始派上用場了。使用這些用品時,有一點一定要注意,那就是:預防低溫燙傷。雖然這些取暖用品雖然基礎溫度不高,但長時間與皮膚接觸也容易造成低溫燙傷。當皮膚接觸70℃的溫度持續1分鐘或接觸60℃的溫度持續5分鐘以上時,都有可能發生低溫燙傷。一旦發生低溫燙傷,可先用涼水或涼毛巾給燙傷處降溫,然后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