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驟/方法:
應注意針對皮膚癬菌病不同的臨床類型,針對不同的皮損特點,選擇適合的藥物。皮損較厚者應選用剝脫皮屑作用強的藥物;炎癥明顯者應外用刺激性小的抗炎藥:面積較大者應選溫和、毒性小的藥物:皺褶部位應選滋潤的護膚藥物。
應注意選擇適當的劑型。治療皮膚癬菌病的外用藥多為溶液、軟膏、霜劑、油膏、酊劑、糊刑和硬膏等。應根據皮膚癬菌病的外用藥物原則選用,同時需注意用藥部位及用藥季節適當調整劑型。一般而言,對慢性肥厚的皮損,宜選軟膏或酊劑;炎癥明顯,急性皮損宜選用溶液、霜劑:夏季潮濕天氣不宜用有礙汗水蒸發及散熱的油膏或軟膏。皮膚薄嫩處外用酊劑亦不妥。
應注意藥物本身的性能及禁忌證。在涂藥之前宜先用熱水、肥皂洗去皮損上的皮屑及已干的藥痂,以便外用藥更好滲入,發揮療效。
特別注意在急性期、皮損炎癥明顯時不可用強刺激的外用藥如蒽林、芥子氣、喜樹堿之類,以免激發產生紅皮病。在穩定期方可用作用較強、穿透力較大的藥物。
對面積廣、泛發的皮損,大面積用藥易吸收中毒,故所用藥物濃度應適當降低,或采用分區域外涂不同藥物的辦法,以減少用藥致某種藥物吸收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