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用天平測量一塊純金條的重量,接著把金條放入量杯,倒水淹沒金條。再把被檢測的金條放入量杯,觀察水的刻度是上升還是下降,只要發生變化,即說明該金條不是純金。但如果是金首飾,此法就不適用,因為金飾品里面有空氣。 擴展資料: 常見的有
購買黃金飾品并不等同于投資黃金,這是有區別的,黃金飾品雖然是黃金制作的,具有一定的收藏和保值價值,但是它更確切的說是一件工藝品,黃金飾品的價格要和黃金本身的價值有所差異。該如何辨別真偽呢?
方法
辨色澤:俗語說,黃金是“七青、八黃、九紫、十赤”。行家認為,含金七成其首飾呈黃中帶青,含金八成呈,含金九成是黃中透紫,含金十成呈赤色。純金質較軟,一般不用來做鑲嵌類首飾,所以,凡鑲嵌類金飾自稱24K,肯定有詐。
簡單地介紹一些鑒別方法。 1、看顏色:黃金首飾純度越高,色澤越深。在沒有對金牌的情況下可按下列色澤確定大體成色(以青金為準則。所謂青金是黃金內只含白銀成分);深赤成色在95%以上,淺赤90--95%,淡為80--85%,青65—70%
掂輕重:黃金的比重為19.3克/立方厘米,成色與比重關系較大,比重接近19.3時,含純金越高。比重18.5時,含金95%,17.8時含金90%,以此類推。只要測出比重便可知首飾的成色。但一般人可掂有沉淀感。
鑒別足金的方法: 一、磁鐵測試這是個簡單的測試,但它不是一個充分的證明,證明是否是真金。你可以找一個強力磁鐵來做測試,黃金不是含磁金屬,如果你的產品被磁鐵吸引,那足以證明這個產品不是黃金。但是不能因為你的產品對磁鐵沒反應,就能證
見音韻:成色高的首飾,擲于水泥地上會有沉悶的啪嗒聲,有聲而無韻,無強力,俗稱“死聲”。相反,成色低的金飾,拋在水泥地上有韻且聲響尖長,并稍有回跳。
1、看金器是否有褪色。檢查金器容易磨損的地方(尤其是邊緣)是否有褪色現象,這一點很重要。如果金器上有褪色現象,且褪色部分顯露出其他金屬的顏色,那么你的這件金器可能只是鍍金的。 2、首先要適當用力咬一下金器。看金器上是否有咬痕。理論
試軟硬:金首飾的成色越高越柔軟,越無彈性,真金用牙咬或針劃都會有輕痕,以手折無斷紋,且火燒(不是極高溫)后不會變色。成色低的、假的則相反。
一、水火法 1、火攻法: 火燒識真偽。“真金不怕火煉”將首飾經高溫火燒冷卻后,如果仍是,不變形,則是黃金,這就 是俗話說的“烈火見真金”;如果變成黑色,就不是真金,而是以其它金屬制成的假冒產品。 2、“水”攻法: 即用辨別黃金真偽。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在家如何辨別黃金真假
一、如何鑒別黃金首飾與黃銅首飾。黃金與黃銅相比,黃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335333133金有很強的沉重感,放在手心有壓迫感,因為黃金的比重為19.32g/cm3,而黃銅的比重只有8.9g/cm3。黃金的色澤越黃,成色越好,若偏紅,則含銅雜質偏高;若偏白,則含銀雜質偏高,其黃金成色都偏低。
二、如何鑒別K金首飾與足金首飾。鑒別K金和足金主要比硬度和彈性。K金的硬度比足金硬,足金越純越軟,用牙齒可以咬出痕跡,而K金則不行。K金戒指落在地面上,有很強的反彈性,而足金戒指落在地面上,沒有這種效果。
三、如何鑒別鍍金首飾與真金首飾。以黃銅材料做成的首飾,表面上再鍍上一層薄薄的黃金,其價值非常低廉,因為它材質堅硬,難以冒充足金,但有人把它當作18K金出售,首飾的印記里還打著“18KGP”。這種鍍金首飾的外表顏色與真金的顏色不一樣,明顯偏紅,缺乏黃金顏色,外表也能區別。
四、如何鑒別鎳首飾與白金首飾。金屬鎳是制造一元硬幣的材料,白色,不氧化,外表酷似白金材料的顏色,但二者的比重大不相同,白金的比重為21.4g/cm3,而鎳的比重僅為8.85g/cm3,沉重感有明顯的不同。
五、如何鑒別銀首飾與白金首飾。銀和白金顏色雖然差不多,但也容易鑒別。銀的比重為10.5g/cm3,只有白金的1/2。另外,純銀較軟,容易氧化,在空氣中過一段時間后會變黑,而白金則不同,較硬且不會氧化。
省工商局還提醒消費者,購買任何首飾都應當向商家索取*,*上的內容要詳細些,與您所購買的首飾要一致。如果您所購買的是鑲嵌寶石或鉆石的首飾還應當向商家索取鑒定證書。
金銀器鑒別
金與銀都屬于稀有的貴重金屬.它們具有美麗的光澤,質地柔軟,易于加工,因而成為工藝匠人最受歡迎的加工材料.與其他材料相比,這種易于加工的特點,使金銀器還能夠加工改制、花樣翻新,從而形成多種形式的金銀制品.比如,我們可以按已所好,將一條金鏈再加工改制,以形成項圈、手鐲或戒指、耳環等其他所需飾品.但另一方面,由于金銀質軟,其制品便容易在擠壓或碰撞后變形或損壞.此外,與其他一般金屬材料比,金、銀又都具有耐大氣氧化和腐蝕的特性,可以歷經千年,都仍然新亮如初.所以不少金銀制品歷代相傳,成為傳世之寶.特別是黃金,這種特性更佳,既不會銹蝕,又不易失去光澤.與金相比,銀的這種性能則稍差.潮濕的臭氧會使銀表面氧化,這是我們所見到的,銀制品使用或擱置時久了,其色澤會由白亮轉達為灰或黑色的原因.另外,銀抗硫化物腐蝕的特性也不及金.
金銀器的真偽鑒別,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其材料質地的鑒別,二是對其制造年代的鑒別.
根據現在的科學技術手段,對金、銀器質地的鑒別已能做出比較精確的測定.比如器物金銀含量的成色測定,對金銀器內所含其他金屬的成分及其含量的測定,甚至對一件金銀器不同部位的金銀含量,亦能分別做出測定.如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戰國金器,經測定.其含金量均在85%以上,并含有少量銀和微量銅.又如浙江龍游縣石佛鄉出土的明代金杯,其上部含金量為73%,足與把含金量卻只有60%,此外,其足為空足,為使金杯內盛放液體后,不至于重心不穩,空足內還加鐵以配重.再如河北滿城漢墓中出土的銀器,經測定,含銀量為66.10% ,銅27.8%,錫、鉛各2.5%.這種銀銅合金,具有銀銅共晶組織最低熔點.由此可知,當時對銀銅合金已有較深刻的認識.
對金銀器的材料質地的鑒別,從經驗,亦積累了一些簡便易行的方法.
(1)金的密度大一般說來,對于相同體積的金屬品,金制品要重得多,太輕的制品必是偽品.
(2)金銀的硬度小,質地軟,延展性強.若用金屬物在金銀制品上輕輕劃試,一般留下凹痕的真品,留下劃痕的是偽品.
(3)金、銀的化學性質較穩定,特別是金,在空氣中不易氧化,而銅鐵制品均易氧化生銹.金在酸性液體中(如稀鹽酸、*等),其顏色不變,而銅制品只在觸及*,便會失去光澤.如是鍍金,表層鍍金容易脫落,不僅脫落部分易生銹,即使鍍金表面也易被銅覆蓋.本回答被提問者和網友采納
如何識別黃金真假
辨別黃金的真假可以有以下幾種方法作為參考:
1、看顏色、光澤辨別
根據黃金的不同光澤和顏色即可大體區分純金、K金,真金、假金。即金以赤*(黃紅色)為佳,成色在95%以上;正*成色在80%左右;青*成色在 70%左右;*略帶灰色成色在50%左右。
因此有黃金辨別口訣為“七青八黃九五赤、黃白帶灰對半金”。如果是長期來看,則有“銅變綠,銀變黑,金子永遠不變色”的說法。
2、以重量辨別
黃金比同體積的銀、鉛、錫重一倍左右。真金拿在手上有墜手感,而銅或其它只有重感而無墜感。
3、聽聲音辨別
成色高的黃金首飾受敲擊或往硬地拋擲時,發出“噗嗒、噗嗒”的沉悶低聲,有聲無韻也無彈力,K金有音韻、有聲、有彈力,彈力越大、音韻越尖越長者,成色越差。假的或成色低的黃金聲音脆而無沉悶感,一般發出“當當”響聲,而且聲有余音,落地后跳動劇烈。
4、從黃金硬度來辨別——折硬度
成色高的黃金,用大頭針或指甲刻劃可以留下痕跡。
97%以上成色的黃金首飾,彎折兩三次后,彎折處出現皺紋,也叫魚鱗紋;95%左右成色的黃金首飾,彎折時感覺硬,魚鱗紋不明顯;
90%左右成色的黃金首飾,彎折時很硬,沒有魚鱗紋;含雜質較多的黃金首飾,彎折兩三次即斷;如為生金制作,彎即斷,斷面有明顯的砂粒狀。
但是用這種方法辨別的時候需要考慮到首飾的寬窄與薄厚,厚的、寬的就硬些,薄的、窄的就軟些。
5、用試金石鑒定成色
利用已確定成色的金和被試首飾在試金石上磨道,通過兩相對比顏色,確定黃金首飾成色。這種方法需要在自然光和日光燈下進行,不能在直射的太陽光線和白熾燈下進行。
試金石是一種黑色堅硬的石塊,用黃金在上面畫一條紋,就可以看出黃金的成色。礦物學名稱為碧玄巖,又稱燧石板巖、硅質板巖等。屬玄武質噴出巖,致密堅硬,呈黑色。
用試金石磨道時,一般左手握石,右手拿金,握石要拇指在上,余指在下,敷油的一半在上面,將石橫在手中握牢,穩定在桌面上不要活動。
磨道時要將實物或對牌緊緊頂住石面,拿金的右手,要用腕力。所磨之道一般2厘米長、0.5厘米寬。所磨次數,大件(條、錠)以20次左右為宜,小件以十幾次為宜。磨時要按順序從一端逐步鋪開,避免重復涂磨。實物道與對牌道要長、寬一致,以便于比較色澤。
純金:發亮的深*、濃*;含銀金:色淺變微帶炎綠色;含銀大于25%的金:土白色;含銅的金:顏色加深,呈紅色色調;含銀銅的金:*;含鋅、同、鎳的金:白金色。
6、用酸點
在試金石上分別磨出被鑒定首飾和對比的黃金,用玻璃棒點試*在金道上,因金元素化學性質穩定,不與酸反應,故顏色不變。若非金或非純金,金道則消失或起變化。
變化規律是“三快、三慢”,即成色低的消失快,成色高的消失慢;混金消失快,清金消失慢;大混金消失快,小混金消失慢。視其金道消失情況,比較對比就可確定黃金首飾成色。
7、用火燒
用火將要鑒別的飾品燒紅(但是不要使飾品熔化變形),等待黃金飾品冷卻,冷卻后觀察顏色變化,如表面仍呈原來黃金色澤則是純金;如顏色變暗或不同程度變黑,則不是純金。
一般來講成色越低,顏色越濃,全部變黑,說明是假金飾品。真的黃金飾品燒紅后即淬入水中,色澤不變。真的遇火不變色,假的不耐火,變成黑紫色,不光亮。
8、送往專業檢測機構,讓專業人士來鑒定辨別。
9、溴化學測試
把黃金產品放入酒精溶液里搖一小會,然后把一張濾紙浸透酒精溶液,滴4滴溴-A試劑到濾紙上,如果濾紙變成白色了,那么這個黃金產品就7a64e59b9ee7ad9431333431373166是真金。
擴展資料:
黃金的清洗方法:
1、保護黃金飾品的光澤,可以在上面薄薄地涂上一層指甲油。
2、如果表面已有黑色銀膜,可用食鹽2克,小蘇打7克,漂白粉8克,清水60毫升,配制成"金器清洗劑",把金首飾放在一只碗中,倒入清洗劑,2小時后,將金首飾取出,用清水(最好不是硬水)漂洗后,埋在木屑中干燥,然后用軟布擦拭即可。
3、鑲寶石的戒指用冰棍或火柴棒卷一塊棉花,在花露水和甘油的混液中沾濕后,擦洗寶石及其框架,然后用絨布擦亮戒指。切忌用刀片一類銳物去刮。
4、鹽和醋混合成清洗劑,用它來擦拭純金首飾,可使歷久常新。
5、牙膏擦拭或用滾熱的濃米湯擦洗,也可恢復光澤。
6、可用氨水擦洗
如何肉眼辨別黃金真假
1、顏色,黃金純度愈抄高則色澤愈深。當鋪流傳下來的老行話“七青八黃九赤”便是形百容黃金的純度,色澤青且白則純度不高度,顏色赤黃則純度高。
2、看標記。國產黃問金飾品按照規定都是要打上戮記的,標明24K則代表純度在答99.6%以上,標明18K,則表示純度在75%以上。
用肉眼怎么分辨黃金真假?
1、顏色,黃金純度愈高則色澤愈深。當鋪流傳下來的老行話“七青八黃九赤”便是形容黃金的純度,色澤青且白則純度不高,顏色赤黃則純度高。
2、重量。黃金是一種重金屬,比重是19.32,相同體積的黃金要比銅重1.2倍左右,這也zd是騙子選擇用黃銅來行騙的原因,0.2倍的差距光憑手感是難以察覺的。
3、硬度。黃金質地柔軟,延展性好,利于加工打造成形態各異的首飾,這也是人們選擇黃金制作首飾的原因。純度高的黃金你用牙咬一咬都可以留下痕跡,而黃銅則硬度大一些,不容易彎折。
4、聲音。因為黃金質地柔軟,比重較大,所以落在地上只有吧噠的聲響,而不會發出清脆的聲音。
5、火燒。這也是古人怎么看黃金真假的一個方法,所謂“真金不怕火煉”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將黃銅放到火上去燒,顏色會變黑,黃金則不然,其表面顏色不會發生明顯的變化。
6、看標記。國產黃金飾品按照規定都是要打上戮記的,標明24K則代表純度在99.6%以上,標明18K,則表示純度在75%以上。
怎么樣鑒別黃金與k金
1、硬度不一樣。我們經常看見電視劇里鑒別黃金的辦法,就是用牙咬,如果能夠咬出牙印說明是真的黃金。由此可見,黃金的質地是比較軟的,而18k金由于來加入了其他金屬,硬度就會有所提高。
2、款式有所區別。黃金比較柔軟,難以鑲制出各種精美的款式,尤其當鑲嵌珍珠、寶石和翡翠等珍品時容易被丟失。而18k金中會加入少量銀、銅、鋅自等金屬以增加黃百金的強度和韌性,是比較硬的,可以鑲嵌珍珠、寶石和翡翠等珍品款式,一般比較纖細。
3、色澤不一樣。黃金有著單一金黃艷麗的色澤,而K金則是黃金和其他金屬的合金,其中75%為黃金,剩下的25%的度金屬則根據不同種類、不同比例進行配比,因此K金擁有著五彩斑斕的色澤。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黃金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k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