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節這一天,細雨綿綿下個不停.渲染了迷蒙黯然的氣氛,給人帶來憂愁和悲傷.我和爸
語文、英語老師最常用的出題套路就是,放什么假就讓你寫什么作文。比如,清明節將至,學校要放3天假,這三天老師布置的作業中一定會涉及清明節,比如說讓你寫關于清明節的作文。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關于清明節的作文有哪些可以切入的角度吧。下面都是我個人的見解和思路,有不足的話歡迎大家評論留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正如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名詩一樣,每
工具/材料
·筆
·作文本
操作方法
第一個角度是寫清明節來由。可以多查詢資料,不管是文學資料還是歷史資料,都可以從中找到寫作靈感。大家可以以清明節來由為主題,寫一篇關于清明節的作文。
【又是一年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又一個清明節到了,天空應時的下起了雨。
清明節前后,家里肯定會組織掃墓。這個時候大家就可以仔細觀察掃墓這個事件,不管是描述這一個行為也好,還是寫入深層的家人對已故親人的感情也好,都是很好的切入點。可以寫成心得體會。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謠指杏花村.”隨著清明時節近,不禁暗生怯意.
由清明節的氛圍寫到紀念烈士。有的學校會在清明節前后組織學生去為烈士掃墓,這個也可以是一個切入點。寫對烈士的感激和敬佩之情。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開始于周代,每年冬至后108天是清明節。清明節在每年公歷的4月4日
寫風俗習慣。全國各地過清明的方式和習俗各有區別,大家可以查詢資料,了解各地習俗和習俗中代表的地區情感。也順便可以寫習俗和對應的禁忌。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
每年因為掃墓而引起的火災不計其數,地方政府也出臺了很多清明節掃墓相關規定和注意事項。文明祭祖、不焚燒紙錢、不燃放煙花炮竹等。
清明,給人的印象總是一片濕雨。仿佛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 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
還有一個角度就是記錄清明節踏青,對這一段旅程進行一個敘述,寫成一篇游記式的作文也是可以的。
談到清明節,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會聯想到歷史人物介子推。據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清明節作文應該怎么寫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節這一天,細雨綿綿下個不停.渲染了迷蒙黯然的氣氛,給人帶來憂愁和悲傷.我和爸爸媽媽因為思念家鄉,便一起到美麗的鄉村踏青.
一路上,春景明朗絢麗,生機盎然.讓我抄們倍受感染,我不禁低吟:“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奏知的山村,千里大地花紅柳綠,鶯歌燕舞,郁郁蔥蔥的樹林綠遍了山陵和原野稻田里的水色映著天空的光輝,呈現出一片白色.山間到處鳴響著鳥兒歡快清脆的叫聲,蒙蒙的細雨如煙似云,輕輕地飄灑著,這真是“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啊!我們欣賞著美景,興致勃勃地前進著.這時,兩個天真爛漫的孩子映入了我們的眼簾,他們在路邊追逐打鬧,在和煦的東風中道放起了風箏.“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我吟誦詩句,這兩個活潑的孩子給美好的春天平添了幾分生機.
清明節怎么寫作文?
今天是清明節,讓我想起了這句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引起了我內心的愁悵,我仿佛看到了這凄凄慘慘、令人斷腸的情景。清明這一天是一個讓人悲傷的日子,一個讓人思念的時刻。
今年的清明節,我跟爸爸媽媽早早的就開車出發,在經過南山路的時候車就排起了長抄龍,交通也堵塞了,這樣停停開開,過了好久我們才到了中村的山角下。爺爺奶奶已經在等我們了。
來到墳頭,只見周圍到處長滿雜草,爸爸和爺爺就一人拿一把鐮到,鏟去雜草。奶奶便拿出祭品,擺在墓前。我一看都是阿太最喜歡吃的菜,有紅燒帶魚,油悶蝦,豆腐干,春筍,草莓還有酒。爺爺往杯子百里倒了滿滿的三杯酒說:“媽媽今天大家都在,高興你就多喝點,喝醉也沒關系!”我正看的入神媽媽將一束白菊塞到我手上,說這是送給阿太的,你去放好。讓阿太保佑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不過我知道,靠祖先保佑是不可能的,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行。做完這些后,我們一行人就往回走,站在山上度往下望,田里的地里泛著新綠,東一片麥田,西一片的油菜花,霎是好看。
清明節掃墓祭祖,我學到了許多人情常識,并且還知道了祭祀是中華民族傳統禮儀之一。
清明節作文開頭怎么寫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正如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名詩一樣,每年的清明都是伴著蒙蒙細雨而至,它給人的感覺總是憂愁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363366262的。
這不,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伴著蒙蒙細雨到來了。
這天早上,又是濃郁的天,徘徊了一會了,感到分外憂愁,仍是不適宜!被爸爸拉去吃了早飯,拿起香紙,扛起鋤頭掃墓去了。
踏著路上的荊棘,順著泥濘的小路,我們來到了老爺爺、老奶奶的墳前。爸爸把墳四周的雜草除掉之后,我在上面貼黃紙,插上香就離去了。
眾多親人的墳前都去過了,我們又冒著小雨,準備去爺爺奶奶的墳前。一路上,花呀,草呀,我無心欣賞;鳥叫聲,蟲鳴聲,我無心聆聽,只顧著早些來到墳前。一會兒,我們到了。望著孤零零的墳墓,我不禁滿腹憂愁。待爸爸鋤完草,貼完紙后,我們又拿出紙錢跪在墳前,將它們全部撒在墳上……
雨越下越大,花草被打得東倒西歪,周圍一片死氣沉沉。此情此景,使我一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想想他們生前對我的關愛,帶給我的歡樂,想到他們臨終前的遺囑,我不禁一陣惆悵,頓時淚流滿面。此時,爸爸也流淚了。雨勢并不減退,我們已經哭成了一個淚人,好久才站起來。
這時,我看見了遠處火紅的杜鵑花。聽媽媽說,杜鵑花又稱清明花,它之所以在清明時節開放,是因為它是紀念和安撫亡靈的最佳物品。于是,我跑了過去,摘了幾束插在爺爺奶奶的墳前,希望他們都能得到安撫……
年年都有清明,年年都有不同的憂愁。這憂愁,不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我向往在這雨中的憂愁,所以我向往清明節的光臨!
描寫清明節的作文
【又是一年清明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又一個清明節到了,天空應時的下起了雨。雨后的空氣變得清新,變得有些凄涼,更讓這個特別的節日顯示出特有的韻味。
清明,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主要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清明節是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節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在清明節,還有踏青、插柳、放風箏等習俗。
前幾天,爸爸去給爺爺奶奶掃墓。看到墓地的景象,真是令人感到驚嘆!隨處可見一堆堆燒過的紙的廢墟,空e5a48de588b6e79fa5e9819331333365656532中飄著燒過的灰,味道還很嗆鼻子。我覺得這種燒紙的行為是不對的,不僅浪費了資源,還污染了環境。我們應該停止這種行為,大家可以給死去的人送上一束鮮花,表示我們真誠的哀思。這才是最文明、最正確的行為。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望著人民英雄紀念碑,腦海中浮現一幕幕烈士們為保衛祖國而犧牲的場景。黃繼光爬著沖向火力點,身上的血都流盡了,他是靠什么力量堅定的站起來,用自己的胸膛擋住敵人的*口。狼牙山五壯士為了祖國,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跳下了懸崖。還有我們身邊最近的劉英俊,他勇攔驚馬的故事令同學們為之動容。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用生命換來的,他們的事跡,令人留念;令人悲嘆;令人振奮。
又是一年清明節,我們不忘自己已故的家人,不忘那些為了今天而奮斗的英雄們。也讓我們延續他們勇敢、愛國的精神。讓中國這個古老的傳統節日——清明。永不停歇,永垂不朽。
清明節作文正文怎么寫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謠指杏花村.”隨著清明時節*近,不禁暗生怯意.孤墳凄凄,野草立立,人間天上,雨紛飛,花落地,悲涼更勝從前. 讓我想起zd了5.12親朋的亡靈.思念的淚,感恩的淚,哭泣的淚都融合在了一起.
人們常說,故人已有自己的世界,他們已與今世的我們作了徹底了斷.生者哀思,亡靈凄凄,莫非一寸思念的境地都不能保全,莫非一點點眷念都不能再繼續?歲月流失,光陰荏苒,人間天上又何其悲凄?忽地迷茫重重,生為誰?為何哭著來到這個世界?是不情愿,還是舍不下前世的糾纏?去竟為誰?來去無牽掛,復幾度迷離與內彷徨.
哀哀清明,恨恨離歌,頻頻回首,恍如隔世.縱未有深遂的目光,亦沒有澄凈的心境,一番離愁,竟換了人間,冥冥中滋生一種物是人非的幻覺,緊緊纏繞,相伴相隨.
清明,思念似雪 漫天飛舞;清明,思念如淚如雨揮灑.花冢落落,短松岡再添新墳容.無意,喚醒的心靈,無意,惹來滿心的傷悲.徒步還唱“清明時節雨紛飛,路上行人欲斷魂”,竟教路旁桃花黯然失色,清明節若不是在草長鶯飛的春天,若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