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慶典活動是一種帶有儀式感的集體活動,對于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人們樹立正確歷史觀、國家觀、民族觀、文化觀具有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國慶紀念日是近代民族國家的一種特征,是伴隨著近代民族國家的出現而出現的,并且變得尤為重要。它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標志,反映這個國家的國體和政體。國慶這種特殊紀念方式一旦成為新的、全民性的節日形式,便承載了反映這個國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時國慶日上的大規模慶典活動,也是政府動員與號召力的具體體現。顯示力量、增強國民信心,體現凝聚力,發揮號召力,即為國慶慶典的三個基本特征。
國慶慶典活動有利于引導人們深化對新中國史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歷史觀。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歷經70年的砥礪奮進,中華民族在中國的帶領下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同志指出,“70年砥礪奮進,我們的國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無論是在中華民族歷史上,還是在世界歷史上,這都是一部感天動地的奮斗史詩。”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國慶慶典活動有利于深化人們對新中國史的認識,引導人們在對黨史、新中國史的回顧溫習中樹立正確的歷史觀。
國慶慶典活動有利于展示國家形象,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國家觀。國家形象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國慶慶典活動以慶祝大會、閱兵、群眾、標語口號、陳列展覽等形式,生動形象地向世界展示中國歷史底蘊深厚、各民族多元一體、文化多樣和諧的文明大國形象,清明、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團結、山河秀美的東方大國形象,堅持和平發展、促進共同發展、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為人類作出貢獻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對外更加開放、更加具有親和力、充滿希望、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大國形象,使人們生發出對祖國的強烈歸屬感與認同感,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國家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