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在現代生活中是很常見的,常見的心理咨詢都有哪些問題呢,很多人由于種種原因是容易出現一些心理方面的問題的,因此心理咨詢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那么,常見的心理咨詢都有哪些問題呢?相信很多人對此并不十分了解。下面,我們就請安康
由于現在生活的壓力大,再加上各種各樣其他繁雜的原因,現在很多人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心理疾病,很多人除了注重物質以外,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心態健康了,接下來就跟大家分析一下,看心理醫生時有哪些常見的問題,你有必要了解。
心理咨詢是一個幫助當時人了解、接納、發展自己的過程,它是一種“特殊的治療”,其成功的關鍵很大程度在于咨客自身的準備、內在成長的動力和咨詢中是否真正的投入。 精神科和心理門診可以說是一種“特殊門診”。一方面,時間非常寶貴,三五分鐘難以
操作方法
如何讓心理咨詢的效果更好?
1.看是什么機構 當年我值班時候,聽醫生說醫院是這樣的:掛號20塊錢,20分鐘。內容:醫生快速診斷病情,下藥。醫院嘛,醫生都是有診斷權和處方權的。如果你想在醫院咨詢,60塊60分鐘,怎么樣?這么便宜的價格是不是晃瞎了你的雙眼?你要是去中日
有人在看心理醫生的時候,都希望自己的心態變得健康,簡單來說也就是希望讓自己心理咨詢的效果更好,如果想讓心理咨詢效果更好,對于咨詢人來說,如果自己心里面本身有這個意愿要進行心理咨詢,而且在進行心理咨詢的時候,可以很好的表達自己,也愿意對于自己的問題進行一些反思和思考,做到這些點心理咨詢的效果會更好。
首先,讓自己放松,專注,不要太緊張。 其次,端正看心理咨詢師的態度。 很多人認為有心理疾病的人才需要去心理咨詢。其實不然,心理咨詢一般針對沒有達到明顯病理程度的心理問題。普通人的苦惱中也反映出心理不夠健康的成分,積累的多了,難免
心理咨詢過程中會用哪些方式?
心理咨詢的過程:進入與定向階段、問題—個人探索階段、目標與方案探討階段、行動/轉變階段、評估/結束階段。 1、進入與定向階段 建立輔導關系;搜集相關資料,以利初步界定問題,明確輔導需要;初步了解當事人的個人、環境資源;做出接案決定;
心理咨詢師在幫助對方解決問題的時候,比較常見的方式就是和對方進行一些談話,這個方式是比較常見的,如果咨詢者的心理狀態非常的糟糕嚴重了,這個時候會提供一些藥物,來幫助咨詢者減輕癥狀,還有一種方式就是讓咨詢者參加一些互助的活動。
1、你從事心理咨詢有幾年了? 2、你為什么會選擇這樣一種職業呢? 3、你還記得你的第一個病人嗎?你是怎樣進行治療的? 4、作為專業的醫生,你覺得專業技術和職業道德,誰更重要? 5、對一個心理咨詢師來說,在心理上都有哪些要求? 6、當心理咨
咨詢的時間一般是多久?
在為大家咨詢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一些常常被問的“心理求助”,根據它們被問的頻繁度,我們列出10個每天都有人在問的求助,并附以最精煉、本質的解答。希望在我們的拋磚引玉中,能讓你找到幫助自己的方法。【問題一:怎樣才能迅速治愈傷心?】解答
心理咨詢師在幫對方解決問題的時候,時間一般都掌控在一個小時之內,時間上并不會太長,對于咨詢者來說最好每個星期一次的頻率來進行心理咨詢,如果心理態度不是特別嚴重的話,基本上也就幾十次,如果心理狀態特別嚴重,一年甚至好多年時間也有可能。
心理咨詢,在不同的心理流派中有不同的解釋,簡單來說,是“助人自助”,幫助來訪者學會自己幫助自己。 心理咨詢是建立在來訪者和咨詢師之間的信任關系基礎上,咨詢師通過言語、表情、肢體語言、或沙盤、繪畫、催眠、意向對話等方式幫助來訪者更多
對于咨詢的人來說,需要做哪些準備?
心理咨詢是心理咨詢師協助求助者解決心理問題的過程。心理咨詢是由專業人員即心理咨詢師運用心理學以及相關知識,遵循心理學原則,通過各種技術和方法,幫助求助者解決心理問題。心理咨詢的主要對象是那些精神正常,但產生了一些心理障礙導致無
對于咨詢者來說,如果要進行心理咨詢的話,這種情況下,基本上不用做太多的準備,可以在心里大概的想一想自己困惑的點或者自己對于自己心里的疑惑,到了正式見面的時候,再具體詳談。
咨詢心理學是一門獨立的心理科學。咨詢心理學是運用面談技藝來影響來訪者的思維方式和人際狀態與行為狀態的一支心理學科。這是世界心理學界對心理咨詢的定義共性程度比較高的表述。這樣的面談自然不是一般的對話,它需要研習和掌握一定的原則、
進行心理咨詢要預約嗎?
浙江省暨杭州市2006年征兵體檢首檢式在杭州余杭區舉行,在體檢站心理測試室,體檢初檢合格者還將經受心理測試。這是我省在去年試點的基礎上,首次推廣心理測試這一科目。 “軍人就需要有一種良好的心理素質。我佩服那些心理素質好的人,不管是為
如果想要進行心理咨詢的話,一定要提前預約的,因為每個人的時間都不一樣,每個人咨詢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如果不提前預約的話,可能就會影響其他人的咨詢,還會影響到心理咨詢師的工作安排。
您好!請問您是不知道該問什么問題?還是不知道該如何去問? 如果是前者,我想那就沒有必要去做咨詢喲,因為根本就沒有想解決的問題,就不需要去做咨詢。 如果是后者的話,我想既然去做咨詢就是為了解決問題的,那么就真誠的說出自己的實際問題
如何和心理咨詢師交談?
你朋友的這種情況,應該是壓力過大導致的嗎,可能是工作壓力,也可能是家庭壓力,也可能是情感壓力(綜合為城市的發展節奏造成的,心理的抗壓能力已經達到極限),建議你朋友辭去目前手中工作或請長假,最好去其他地方旅游散散心,最好是有山有
如果想要進行心理咨詢,那么在和心理咨詢師交談的過程中,一定要學會交談的方法,如果想要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這種情況下,首先要給予心理咨詢師一定的信任,要能夠毫無保留的把自己心里面的想法以及看法都表達出來,這樣心理咨詢師才可以比較全面的了解你的整個人的狀態。
心理咨詢沒有什么學術上的時期,只有開始,進行,結束等等,這類。不過整個過程都需要注意一下幾個原則。 (1)保密性原則 心理咨詢人員保守來訪者的內心秘密,妥善保管來往信件、測試資料等材料。如因工作需要不得不引用咨詢事例時,應對材料進
找熟人進行心理咨詢可行嗎?
第一件事 我希望你不要去想自殺的事情,OK?生命是很寶貴的,你不要因為過去很眼前的困難就覺得活著沒什么意思,不如死掉算了!! 生命是一條很長的河流,當你不斷的走向遠方時再回首往事,你會發現過去的哀傷愁悶不值一提。所以你現在的困難我
如果想要進行心理咨詢,那么在進行心理咨詢的過程中,不能找熟人進行心理咨詢的,如果找熟人進行心理咨詢的話,由于你和這個人之間是比較熟悉的,在進行心理咨詢的過程中,某些事情心理咨詢師可能會因為你和他相對熟悉的關系而影響他的判斷和態度。
心理咨詢有很多種方法,每個心理學流派都有自己擅長的方向,有的差別較小,有的差別很大。現在公認常用的有1、動力學流派;2、認知行為流派;3、人本流派。咨詢的方式大部分是談話咨詢,通過對話來達到咨詢目的。少部分咨詢通過其他方式進行的,
保密工作如何?
您好,這應該是屬于一種心理問題。但是首先你應該要接受這樣不完美的自己,只有自己內心深處真正的接納自己,才會有意識到行動上的改變。那么除此之外,如果感覺這種心理問題已經影響到了自己的生活的話,建議可以去正規的心理機構或者是專科性
如果想要進行心理咨詢,很多人在進行心理咨詢的過程中,擔心保密工作的問題,相關信息的保密是最基本的職業道德,只要本人沒有授權,心理咨詢師是不可能泄露相關秘密的,但是也有一些情況比較例外,比如所涉及的秘密已經違法了或者是心理咨詢師認為你的心理狀態特別的嚴重,有生命的威脅可能會告知監護人,這些情況就不在保密的范圍內了。
問題分析: 我認為是反射性癔玻舉例:二戰時期在殘酷的戰場上,有的士兵會出現受傷一般的劇烈頭疼昏厥過去,當被擔架抬到醫務處不久又恢復正常,這種就是殘酷的死亡恐懼反射到潛意識產生保護性真痛的假病,這時士兵的潛意識里的慨念就是受傷了就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心理咨詢的過程是怎樣的?
咨詢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39653666心理學是一門獨立的心理科學。咨詢心理學是運用面談技藝來影響來訪者的思維方式和人際狀態與行為狀態的一支心理學科。這是世界心理學界對心理咨詢的定義共性程度比較高的表述。這樣的面談自然不是一般的對話,它需要研習和掌握一定的原則、程序和基本技術。
一個完整的心理咨詢通常都會有如下五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建立關系
這里的“關系”指的是心理咨詢師和來訪者之間的關系,一次心理咨詢是否能夠成功,能否建立合適的咨訪關系往往是一個關鍵因素。假如兩人之間原來就存在著另外的親密關系,如家人關系,戀愛人關系和上下級的關系等。他們之間就不適合發生心理咨詢關系。
一次心理咨詢是否能夠成功,能否建立合適的咨訪關系往往是一個關鍵因素。美國前咨詢心理協會loretta Bradley(2003)對關系心理咨詢能否成功的四個因素作了研究,她列出的四個因素分別為:咨訪關系、當事人所擁有的支持系統、當事人想改變的愿望以及咨詢技巧。她認為咨 訪關系是最重要的。她曾論述“影響心理咨詢效果的四大因素”:咨訪關系40%,支持系統30%,改變期望15%,咨詢技巧15%。
而能否建立高質量的咨訪關系,最根本的因素不是在于怎么坐,怎么說,怎么問,而是在于能否實實在在地讓當事人感覺到,在心理咨詢師的幫助下,自己的心理問題和困擾被解決了,自己恢復了正常,獲得了成長。在這個過程中,咨詢師的人格魅力對當事人心理問題的解決和咨訪關系的建立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如:誠實、正直、勇敢、勤奮、豁達和睿智等。咨詢師自身的這些品質是刺激來訪者形成積極心理的重要因素。“治療師不是一個冷靜的觀察者和技術員,而是一個對來訪者來說完全是充滿吃力的伴侶和走向新生活的引人模仿的典范(巴肯托,1987)
當然,心理咨詢師在咨詢過程中的一些形體細節,也影響著咨訪關系的建立。在世界心理學界流傳比較廣的SOLER SKILL(SOLER技術),就是對心理咨詢師在咨詢過程中自我形態的具體要求。“SOLER”是五項要求中每項要求的一個重要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的縮寫。
(S)直面來訪者(face the nisitor squarely)
在心理咨詢的過程中,咨詢師和來訪者所坐的椅子可以是面對面地擺放,也可以成直角擺放,但是,咨詢師的坐姿最好能夠正面對著來訪者,所以兩人的椅子如果成直角擺放,咨詢師也最好能夠側轉一些身子,正面相對來訪者。當然,有人擔心,這樣坐著,可能會讓來訪者有壓迫感,不利于來訪者形成適當的放松狀態。這個擔心是有道理的,在整個咨詢過程中,讓來訪者有一種安全舒適和放松的感覺,有利于取得咨詢效果。但是讓來訪者產生壓迫感的不是因為怎么坐,而常常是因為咨詢師的言語表達方式有所不當。許多比較資深的心理咨詢師都有一種感覺,讓自己的身體正面相對來訪者(距離適當,不要太遠也不要太近),更加能夠表示對來訪者的一種真誠和對整個咨詢過程的全神貫注。而這個效果往往是心理咨詢師應該追求的。
(0)開放的身姿(opened posture)
咨詢師在整個心理咨詢的過程中,始終應該保持著的一種感覺,就是要整個兒地接納面前這位來訪者,同感這位來訪者。所以咨詢師的身姿,往往是一種很自然的開放的姿勢。這時候的咨詢師不應做出兩手交叉在胸前,或者是用一只手摟住另外一只手的上臂,護住自己*姿勢。因為那種姿勢表示的是一個人內心的抗阻和對面前這個人的排斥。對心理咨詢師來說,這是相當忌諱的。
(L)適當前傾(lean forward)
在心理咨詢的過程中,咨詢師相當需要積極地關注來訪者,努力同感來訪者的內心感受,這時候咨詢師坐著的身姿往往會稍稍有些前傾。或者,我們也可以這樣說,在做心理咨詢的時候,假如咨詢師的坐姿時不時地適當前傾,有助于表示對來訪者的積極關注。這種效果是成功的心理咨詢所必須的。
當然,咨詢師身姿的前傾,很容易導致腰部肌肉的疲勞。尤其是職業心理咨詢師,也非常需要注意保護好自己。比較合適的坐法是這樣的:咨詢師坐的時候,要把整張椅子坐滿,也就是臀部坐到椅子的根部,這樣咨詢師就比較不容易感覺疲勞。而且咨詢師把整張椅子坐滿,也容易給來訪者一種踏實的感覺,覺得面前的這位咨詢師是完完全全地準備好要花時間陪伴自己的。假如咨詢師椅子只坐一半,甚至坐到椅子邊沿,容易讓人感到,這個人隨時想要離開,這會導致對方形成焦慮。
(E)保持良好的目光接觸
咨詢師在心理咨詢的過程中,往往是懷著一種真誠、同感、探究的心態,坦然地看著來訪者的眼睛,尤其是當來訪者想要對咨詢師表達什么似乎很難表達的意思的時候。咨詢師與來訪者保持良好的目光接觸,有助于咨詢師更好地了解來訪者,同時也有助于讓來訪者感知咨詢師的真誠和一種專業的自信。這樣的效果緊密聯系著心理咨詢的成功與否。
國內有些人員認為,在心理咨詢的時候,不要看著對方的眼睛,而是看著對方的額角、衣領、第二粒紐扣等,理由是避免讓來訪者有威迫感、局促感。這種說法已經流傳得相當廣泛。其實,在歐美,包括在亞洲的日本和韓國,心理咨詢界都強調在咨詢的時候,咨詢師要和來訪者保持良好的目光接觸。國內有關避免目光接觸的說法,據美國一位資深心理咨詢專業人員的分析,可能因為咨詢心理學在中國*興起的時間畢竟還比較短,有些咨詢師在做心理咨詢的時候,感覺目光接觸使對方有局促感、焦慮感,其實是咨詢師自身由于經驗不夠而產生的自我焦慮的一種投射。
當然,我們在強調“保持良好目光接觸”的時候,不會有人理解為直直地瞪著來訪者。另外,還應該講清楚一個情況,許多來訪者在咨詢的時候,常常會出現一種“宣泄”現象,會流眼淚。一個人一旦流淚,多半會伴隨有鼻涕流淌。每每到了這種時候,咨詢師一般會故意把目光移開一會,這時候就不要不仔細地看著對方了。而當來訪者處理完了,重新仰起臉要敘說的時候,咨詢師再回過臉來,好好地看著來訪者。
(R)自然放松
在整個心理咨詢的過程中,咨詢師能否做到自然放松,往往關系著來訪者會呈現什么樣的狀態,關系著最后的咨詢效果。難怪世界咨詢心理學界會把“自然放松”視為心理咨詢師必須具備的一項要求。
常常讓新學心理咨詢的人員感到為難的是,自己畢竟剛剛開始做心理咨詢,多少總有些緊張和不夠自然。這是很容易理解。其實,咨詢師首先應該設法讓自己感到充分自信,然后就容易做到自然放松。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咨詢師可以給自己作一些認知調整,來改變自己的感受。一旦咨詢師坐在來訪者跟前,就應該滿腦子想著的是“我此時此刻是真心想幫助面前這位來訪者的!”一位咨詢師,哪怕是新手,也完全可以把自信建立在這樣的念頭上面。
上面介紹了心理咨詢的第一個步驟,建立關系的意義以及一些具體做法。在美國一些超市的付費處,常常可以看到一種為普通市民提供的小冊子,有的就是教市民如何去尋找適合你的心理咨詢專業人員。幾乎在這類小冊子的第一頁都會有這樣的提醒:假如你在一個心理咨詢師面前坐下來,十分鐘過后你還沒有感覺到舒服自在,你就應該站起來走人了。這樣的提醒,對專業心理咨詢師來說,也就意味著我們只有十分鐘的時間,在這十分鐘內,必須要讓來訪者對由我們提供的咨詢環境和我們咨詢師本人感覺自在。
第個二步驟:探討問題
大約有70%的來訪者在咨詢師面前一坐下來,能夠說出來的問題不是其真正的困擾和焦慮。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大致有兩類:
一類原因是來訪者自己也不是很清楚,總覺得最近很不爽,一團糟,很難受等。如一個高三的女生陳述:她的睡眠極其不好,和媽媽關系非常糟糕,離高考的時間又越來越近,已經不到一個月了,感覺自己簡直要發瘋了。一個大四男生的陳述:最近,女朋友和他分手了,同寢室甚至隔壁寢室的同學老是亂拿他的東西,爸爸媽媽不停地吵架,好不容易通過幾乎半年的實習爭取到的一份工作,又被人家開后門挖掉了。他覺得自己最近特別煩躁,特別容易發火。
心理咨詢的功能就是在咨詢師的作用下,使來訪者的情緒逐漸平靜,理智程度提高,看清自己最近究竟有哪些困擾,尤其爭取能夠看清楚問題與問題之間的關系,因為有些問題是其他問題派生出來的。在心理咨詢的這個步驟里,通常有一個比較重要的任務,就是要找到“元問題”,也就是導致其他問題的問題,這個問題往往是來訪者在這段時期里所面臨的根本問題。
第二類原因是來訪者出于各種各樣的顧慮,無法一下子說出自己的問題。有個初中男生有一次做夢,夢見自己家的窗口伸著一根粗粗的竹竿,這個夢很清晰。第二天,他在網上居然看見一篇文章,解釋這樣的夢說明了*旺盛。后來他了現自己真的在課堂上有時候生殖器官也會勃起,甚至在操場上,在商店里也會無法控制地勃起。他感到十分窘迫。但是他來做咨詢的時候,一坐下來談的問題是:自己感到很不舒服,不知怎么回事,似乎也沒有好朋友,爸爸媽媽也根本沒有時間能夠和他從下來談談,一些同學又老是要取笑他,等等。缺乏經驗的咨詢師往往就會聚焦在來訪者的同學關系上,或者是如何與父母溝通上。
在心理咨詢的實踐中,遇到這類來訪者的可能性還相當高。難怪心理咨詢界特別強調咨詢師要努力與來訪者建立好關系,盡快讓來訪者消除顧慮,感到自在。一旦感覺來訪者有些吞吞吐吐,欲言又止,或者在句斟字酌的時候,咨詢師常常會用平和的語氣告知來訪者:這里是做心理咨詢的場所。在心理咨詢的過程中,咨詢師會對來訪者所說的事情嚴格遵循保密原則(注:除非來訪者有危害自己或他人生命的可能性,咨詢師必須向有關人員及時報告)。假如咨訪關系建立得比較好,來訪者能夠消除各種顧慮,直到鼓起勇氣把自己真正的困擾說了出來,按照咨詢心理學的說法,這個來訪者的心理問題得以解決的可能性就充分具備了。
在探討問題的時候,還要注意一個具體的技術要求,即不能用心理咨詢工作者自己對來訪者在描述自己的問題時所用的詞的理解來理解來訪者的情況。如來訪者說:“我最近一到學校就特焦慮。“心理咨詢工作者就不能用我們對焦慮的理解來理解來訪者目前的狀況。心理咨詢師接下去通常會問兩類問題:一類是具體癥狀:“你能否描述一下怎么焦慮的?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另外一類是請來訪者解釋一個概念:“你說你‘特焦慮’。你是怎么理解‘焦慮’這兩上字的?”這一技術能夠避免心理咨詢師誤解來訪者的問題,也有助于來訪者更加清晰地感知到自己面臨的到底是一些什么困擾。這些效果都是心理咨詢第二步驟“探討問題”所要追求的。
在進行心理咨詢的時候,有時候還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來訪者年紀比較小,自己的感受或者表達有著局限,這確實會給探討問題帶來一些困難。另外,有些來訪者雖然能夠很好地描述自己的問題,但是按照現代認知心理治療的理論,有些表層的心理問題是受著一個人深層的不夠健康的認知模式所制約的。這些深層的認知模式具體指的是這個人的信念、假設和認知圖式等。這些因素雖然在影響著來訪者的日常心理過程,但往往是來訪者自己沒有意識到的。所以現代咨詢心理學界也就會借助于一些具體方法,如沙盤游戲、繪畫、手工制作,甚至心理評估等手段,來更好地發現的探討當事人的問題。
第三個步驟:確定目標
許多心理咨詢工作者在剛剛開始學做心理咨詢的時候,常常會覺得很受挫,覺得自己做得一點都沒有效果。其實,在好多時候,咨詢的效果已經開始有了,咨詢師居然沒有意識到。這是十分有意思的現象。問題出在哪呢?是心理咨詢工作者沒有好好領會心理咨詢的第三個步驟:要會確定目標。初學心理咨詢者往往會在下意識里面,覺得通過自己的咨詢,這個來訪者就應該像正常人那樣健康,所有的問題剎那間全部都解決了,否則,就會覺得自己很受挫,很沒有能力。
其實,假如用初學者下意識中的衡量標準,似乎一下子來訪者所有的問題應該全部解決,幾乎天下沒有一個心理咨詢師能夠達到。有經驗的心理咨詢師,常常擅長運用的一個技巧就是確定目標,或者說得形象一點,就是會把來訪者的困擾切成一個個可以一步一步地來加以解決的具體目標。
在歐洲或美國,通常一次的心理咨詢的時間是50分鐘,所以,當有人說去做一次心理咨詢,其同義詞就是去做50分鐘心理咨詢。甚至,有人已經簡單地稱之為:“我需要一個50分鐘。”意思就是我需要做一次心理咨詢。在我國,許多心理咨詢師做一次咨詢的時間也大約一個小時,一般很少超過一個半小時。
既然一次心理咨詢有固定的時間,所以一次咨詢也很難解決來訪者的所有問題。因此,心理咨詢師要善于聚焦目標,剛開始的時候可以爭取把目標分切得越具體越好。譬如前面提到的那個高三女生,在確定咨詢目標的時候,完全可以先確定為:“我們先來分析一下,你所提出的問題,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何,好嗎?”一旦來訪者清晰地意識到了高考焦慮是“元問題”,就可以說明心理咨詢開始起作用了。讓來訪者包括咨詢師都意識到這樣的效果(哪怕是微小的效果),有助于咨訪雙方對心理咨詢建立起信心,自然也有助于比較好建立起咨訪關系。前面提到過,建立良好咨訪關系最有效的措施,是讓來訪者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心理咨詢的效果要。
在一次心理咨詢中,究竟應該聚焦在哪個問題上,最后的決定人是來訪者。咨詢師可以影響來訪者,甚至向來訪者作建議,但是不能免費來訪者。如果來訪者一定要聚焦某個問題,先談某個問題,很可能這樣的現象底下埋伏著其它什么原因,所以,一般的心理咨詢師都會答應來訪者的要求,先聚焦在來訪者急著要談的問題上。
第四個步驟:解決問題
“心理咨詢”狹義地理解,往往指的就是第四步驟:解決問題。
來訪者的心理問題究竟如何解決,整個咨詢心理學界一直在苦苦地探索。據有人在九十年代的粗略統計,全世界已有的公開發表過的心理咨詢理論和方法,已經有420種左右,公認的有四種:精神分析心理治療、行為心理治療、人本心理治療和認知心理治療。不過,假如要去問一個資深的心理咨詢師通常用什么理論和方法,往往聽見的回答是“我用了整合的方法。”
對新學心理咨詢的人員來說,一開始盡量對心理咨詢形成一個比較正確的感覺,是十分重要的。人本心理咨詢理論的創立人卡爾·羅杰斯在他的晚年曾經說過一段話,對初學者理解心理咨詢幫助很大。他說:“有一種簡便的方法來形容我自己所發生的變化:在我職業生涯的早期,面對來訪者我就會急急地思索:我該怎么治療、幫助或改變這個人?現在,我面對著來訪者,則會自然而然地關注于:我該怎樣來提供一種關系,形成一種氛圍,以使這相人可以借助于這種關系和氛圍,來解決自己的問題,實現個人成長。
人本心理治療理論的創立人卡爾.羅杰斯在他的晚年曾經說過一段話,對初學者理解心理咨詢幫助很大。他說:“有一種簡便的方法來形容我自己所發生的變化:在我職業生涯的早期,面對來訪得我會急急地思索:我該怎樣治療、幫助或改變這個人?現在,我面對著來訪者,則會自然而然地關注于:我該怎樣來提供一種關系、形成一種氛圍,以使這個人可以借助于這種關系和氛圍,來解決自己的問題,實現個人成長。”
第五個步驟:延續性結束
一旦設定的問題基本解決了,心理咨詢師就應該果斷地中止心理咨詢,結束咨訪關系。在心理咨詢的實踐中,通常是心理咨詢師首先提出來。
許多有著心理問題的來訪者,往往在他們的生活中是缺乏心理咨詢師所能夠提供的那種人際情境的。在他(她)們的生活中一般沒有人能夠像咨詢師那樣地關注他們、傾聽他們、理解他們。有的來訪者會特別向往這種被關注、被理解的感覺,他們找心理咨詢師,居然就是為了追求這種被關注、被理解的感覺。所以社會上俗稱,有些人做心理咨詢會“上癮”。這樣就容易理解,為什么咨詢心理學界把咨詢師能夠果斷地中止咨訪關系也作為一項心理咨詢專業人員必須具備的能力提出來。
咨詢師在結束咨訪關系的時候,可以給來訪者一些積極的反饋,告訴來訪者在心理咨詢過程中他(她)發生的變化和成長,也可以用相關心理學知識為背景,告知當事人在他(她)的人格中所蘊涵的積極成分,以對來訪者形成積極暗示。這里的技術要求是,同詞盡量比較客觀,以避免給來訪者一種咨詢師在故意夸獎他的感覺。
有些來訪者在結束咨訪關系的時候,會產生一種被遺棄的感覺。此時,咨詢師適當地給來訪者一些積極的反饋有助于避免這種現象。另外,心理咨詢師通常還會對來訪者表示,以后有什么心理問題,歡迎你隨時再來預約咨詢。曾經有人提問,咨詢師能否對來訪者說“歡迎再來”?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提問者在下意識中將心理咨詢等同于醫院里醫生的看病治療了。醫生當然不能對病人說“歡迎你下次再來開刀”,但是心理咨詢在結束的時候,咨詢師還是要對來訪者表示,你沒有被遺棄,歡迎你下次再來。這樣說也是對一般來訪者很容易有的某種希望與咨詢師保持聯系的習慣*覺的尊重。
另外,心理咨詢結束的時候,有些心理咨詢師還會特地就來訪者的情況,在經得來訪者同意以后,給來訪者扶持系統中的主要人物做一些反饋。尤其是一些青少年來訪者,咨詢師一般都會對其老師或家長做一個積極反饋。反饋的內容是來訪者在咨詢過程中的進步與成長以及今后學校或家庭如何對該青少年來訪者進行教育的積極的建議等。
當兵心理咨詢都問什么?
浙江省暨杭州市2006年征兵體檢首檢式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35326231在杭州余杭區舉行,在體檢站心理測試室,體檢初檢合格者還將經受心理測試。這是我省在去年試點的基礎上,首次推廣心理測試這一科目。 “軍人就需要有一種良好的心理素質。我佩服那些心理素質好的人,不管是為人處世,還是開公司辦廠,都能獨擋一面。”余杭區喬司鎮勝稼村的施锃垚,目前在杭州一家房產公司上班。他覺得心理測試很有必要。 昨天上午,施锃垚在電腦上沉著應對每一道電腦測試題。半個多小時后,他做完全部題目,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他說,這些題目很有意思,比如:要測試者從“紅、黃、紫、白”選出一個最不相同顏色的答案:“我選了‘白’,但有的人選的是‘紫’,各人的依據不同,答案肯定不一樣,但電腦提示我們,答案沒有對與不對。還有一道題目是‘我真的缺乏自信’,當初一看不知怎么選。心想,面對能處理的小問題,那肯定自信;如果遇到大麻煩,那肯定不會自信。前面有一個題目我已經回答了‘不說假話’,如果這題回答‘否’,那不是說假話嗎?這樣的題目,一道一道做,感覺沒有什么難度,但前后聯系起來,那確實很考驗人的心理。” 據負責心理測試的工作人員介紹,心理測試分計算機心理測試、智力紙筆測試和心理訪談三種。測試內容包括數字運算測驗、數字搜索測驗及性格特征測驗等。心理測試不合格者,將不能到部隊服役。 據了解,今年,我省征兵體檢于11月15日前全部完成。截至昨晚6時,全省上站體檢共有7352人,體檢合格率為54%。
怎樣向心理咨詢師提問題?
您好!請問您是不知道抄該問什么問題?還是不知道該如何去問?
如果是前者,我想那就沒有必要去做咨詢喲,因襲為根本就沒有想解決的問題,就不需要去做咨詢。
如果是后者的話,我想既然去做咨詢就是為了解決問題的,那么就真誠的說出自己的實百際問題,不必有任何的擔憂,因為作為專業的心理咨度詢師都會遵守職業道德的,會做到保密原則。
問一個關于心理咨詢的問題
你朋友的這種情況,應該是壓力過大導致的嗎,可能是工作壓copy力,也可能是家庭壓力,也可能是情感壓力(綜合為城市的發展節奏造成的,心理的抗壓能力已經達到極限),建議你朋友辭去目前手中工作或請長假,最好去其百他地方旅游散散心,最好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或者鄉下住一段時間,重新梳理一下心理狀況,擔待心情舒暢后回來繼續工作,或者換分比較輕松舒適的工作,主要還是心理不會自我調節;
如果不是壓力導致的,建議看看心理老師度,或者去醫院做個全方位的身體檢查,方便對癥下藥。
心理咨詢的各個時期都應注意哪些問題?為什么?
心理咨詢沒有什么學術上的時期,只有開始,進行,結束等等,這類。不過整個過程都需要注意一下幾個原則。
(1)保密性原則
心理咨詢人員保守來訪者的內心秘密,妥善保管來往信件、測試資料等材料。如因工作需要不得不引用咨詢事例時,應對材料進行適當處理,不得公開來訪者的真實姓名、單位或住址。
(2)中立性原則 咨詢人員對來訪者的語言、行動和情緒等要充分理解,不得以道德的眼光批判對錯, 即不評判原則。
(3)感情限定的原則 咨詢師不能與來訪者之間建立咨詢以外的任何關系。
(4)時間限定的原則 心理咨詢必須遵守一定的時間*。咨詢時間一般規定為每次60~90分鐘左右(初次受理時咨詢可以適當延長),原則上不能隨意延長咨詢時間或間隔。
(5)自愿原則:來訪者必須出于完全自愿,這是確立咨詢關系的先決條件。 心理咨詢室的大門向任何人都是永遠敞開的。但同時應注意不求助,不咨詢。
(6)助人自助原則: 咨詢人員的主要目的是幫助來訪者分析e5a48de588b6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30363835問題的所在,培養來訪者積極的心態,樹立自信心,讓來訪者的心理得到成長,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7)重大決定延期的原則 :在咨詢開始時予以告知咨詢者,在心理咨詢期間,由于來訪者情緒過于不穩和動搖,不要輕易作重大決定如:退學、轉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