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個稅計算公式:= ROUND(MAX((A2-B2-C2-D2-5000)*{0.03,0.1,0.2,0.25,0.3,0.35,0.45} -{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0),2)。 使用方法: 1、首先在excel表格中輸入對應的數據,A2為稅前工資,B2為專項扣除(一般指五險一金等個人繳
我們都知道個人所得稅2019新政策已經實施,在新的一年中,將執(zhí)行5000元個稅起征點和新個稅稅率表,但很多人還不知道2019年新個稅計算方法,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最新的個稅計算方法吧。
1、打開需要操作的Excel表格,以個稅在5000元超出部分,按照等級扣除為例。 2、新建工資表,輸入每個人的月工資,而后我們用EXCEL函數,自動計算出每個人每月的個人所得稅。 3、首先我們直接在第一個人新個稅單元格輸入公式=IF(B11="","",ROUNDU
操作方法
新個稅法主要的地方就是提高了個稅起征點,增加了子女教育、繼續(xù)教育、大病醫(y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yǎng)老人等6項專項附加扣除,這已經關系到了很多人的錢包了,因此關注的人也特別多。
新個稅實施后,如何做工資表? 以前的工資表挺清晰的,員工的各項工資性收入「工資、獎金、各種補助等」列個明細,然后扣除三險一金「其他兩險是由單位承擔,不扣個人的」,再扣除個人所得稅,最后應發(fā)減去扣款就是員工實得「下圖的實發(fā)合計」
(月薪)5000元起征點和新個稅稅率表以及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可以減少中低收入群體所交個稅。所以實際上上班族的到手工資會增加。所以新個稅計算方式為:
工資的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應納的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一、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二、適用稅率: 三、專項附加扣除如下,明細查看個稅專項附加扣除; 1
應納稅額=(應發(fā)工資-5000-社保費-專項附加扣除)×相應稅率。
工資制作表(自動計算)時間:【2018年10月】應發(fā)工資基本工資序號戶口類型姓名部門工作編號基礎工資崗位工資職務工資工齡工資合計(元)法定節(jié)假日加班(300%)加班(天)加班工資加班加點工資休息日加班(200%)加班(天)加班工資延時加點(150%)加
子女教育:1000元/月/子女
你好,這個是最新的計算公式: 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子女教育分為兩個階段:一指3歲到小學前的學前教育,二是全日制學歷教育,包括了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含專、本、碩、博)所有階段。只要是屬于這兩個階段所發(fā)生的子女教育費用,父母個人均可按照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的標準申請予以稅前扣除。
2015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公式Excel計算。 =MAX((A1-B1-3500)*5%*{0.6,2,4,5,6,7,9}-5*{0,21,111,201,551,1101,2701},0) 公式中的A1單元格,為工資稅前應發(fā)金額,B1為個人繳納的五險一金,如果沒有繳納這一項可去掉,公式變成下面這樣。 =MAX((A1-
繼續(xù)教育:400元/月/人或者3600元
2011年9月1日起調整后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起征點 3500元。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 -“五險一
繼續(xù)教育費用也分為兩類:
新個稅實施后,每個月的工資報表都要引入本年度之前所有月份的數據,所以再像之前有一個固定公式套用每個月報表是不行了,以后的工資報表都是全年報表。我們公司為了避免出錯、減輕HR工作量,就利用了薪人薪事人力資源系統(tǒng),設置好各項后,每位
一是個人進行的學歷學位繼續(xù)教育(包括專、本、碩、博),個人可以按照400元/月/人的標準申請予以稅前扣除,扣除最長時間為48個月;
假設K2單元格為扣除社保個人繳費部分后剩余的工資(應發(fā)工資-個人社保),L2為應扣的個人所得稅,那么L2的公式為: =IF(K2-3500
二是進行技能、專業(yè)技術職業(yè)資格教育,個人在取得相關證書的當年可按照3600元的標準申請予以稅前扣除。
從2011年9月1日起,修改后的個稅法將正式實施,個稅起征點將從現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稅率由九級改為七級,為3%至45%。(稅率如下文所示)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全月應納稅額不超過1500元 3% 0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1500元至4500
大病醫(yī)療:15000元。醫(yī)保報銷后個人負擔的費用≤8萬(在本區(qū)間內的費用可據實扣除)
{0.6,2,4,5,6,7,9}*5%是各級稅率,在公式中選中{0.6,2,4,5,6,7,9}*5%這部分,按F9鍵,其結果是{0.03,0.1,0.2,0.25,0.3,0.35,0.45},即{3,10,20,25,30,35,45}%,這個應該能看明白了。 5*{0,21,111,201,551,1101,2701}是各級的速算扣除數,實際就
個人發(fā)生的大病醫(yī)療費用,只是有個前提,那就是個人已經通過醫(yī)保進行了報銷,其中個人所擔負的費用金額已經超過了15000元。這時候的個人稅才可以按照不超過8萬元的標準申請予以稅前扣除。
=ROUND(MAX((J16-K16-L16-M16-R16-3500)*0.05*{0.6,2,4,5,6,7,9}-5*{0,21,111,201,551,1101,2701},0),2) 用這個公式試試?
房貸利息:1000元/月(最長240個月)
公式為:“應納稅所得額=工資收入金額-各項社會保險費-起征點,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x稅率-速算扣除數”
房貸利息,這里僅限于首套房屋,并且只能是一套房屋,個人可按照1000元/月的標準申請予以稅前扣除,扣除的最長期限為240個月。
別人直接給的你也不能用,和你們公司的工資結構不一樣。 工資表無非就是基本工資、績效、考勤等,然后就是各項的和或者差、以及乘以某個系數,你可以自己做一個埃
住房租金:1500元/月或者1100元/月或者800元/月
速算扣除數的計算公式是: 本級速算扣除額=上一級最高應納稅所得額×(本級稅率-上一級稅率)+上一級速算扣除數 此外: 1、個人所得稅是采用速算扣除數法計算超額累進稅率的所得稅時的計稅公式是: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
住房租金需要根據個人所居住城市的不同而選擇適用不同的扣除標準。
年薪制度的用戶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時和按月計算的計算方法是一樣的,只不過月薪制度的用戶是將自己的個人所得額分攤到個月進行個人所得稅的繳納,而年薪則是在發(fā)放年度工資時按照一次性計算的方式計算對應的個稅。 應納稅額的計算 (一)先將雇員當
個人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城市,按照1500元/月的標準申請稅前扣除;
計算方法: 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于中
個人居住城市市轄區(qū)戶籍人口>100萬的,按照1100元/月標準申請稅前扣除;個人居住城市市轄區(qū)戶籍人口≤100萬的,按照800元/月標準申請稅前扣除。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將個稅免征額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工資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1.應納稅所得額 = 稅前工資收入金額 -
這里要注意,住房貸款利息與住房租金只能二選一,不能同時享受稅前扣除。
贍養(yǎng)老人:獨生子女2000元/月或者非獨生子女分攤2000元/月
贍養(yǎng)老人費用申請稅前扣除的前提條件是老人必須年滿60歲,如果是獨生子女,可以申請按照2000元/月的標準來予以扣除。如果有兄弟姐妹的,則各兄弟姐妹間按照總額2000元/月的標準,可以選擇“平均分攤”、“約定分攤”或“指定分攤”的方式之一進行稅前扣除。
這里舉一個例子:
假如你一個月工資為20000元,每月每月五險一金費用繳納共計1500元,而且每月需要還房貸,家中有2位60以上的老人及1個正在上學的孩子,那么你需要繳納個稅的金額為20000-1500-2000-1000-1000-5000=4000元=9500元,
按照以上個稅利率表,那么需要繳納的個稅為9500*10%=950元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工人工資的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2011年9月1日起調整后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起征點 3500元。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 -“五險一金”-扣除數[3500])×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 稅率表
?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 ? ? ? ? ? ? ? ? ? ? ? ? ? 稅率 ? ? ? ? 速算扣除數(元)
? ? 全月應納稅額不超過636f7079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373838331500元 ? ? ? ? ? ? ? ? ? ?3% ? ? ? ? ? ? ? ? ? ? 0
? ?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1500元至4500元 ? ? ? ? ? ? 10% ? ? ? ? ? ? ? ? ? 105
? ?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4500元至9000元 ? ? ? ? ? ? 20% ? ? ? ? ? ? ? ? ? 555
? ?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9000元至35000元 ? ? ? ? ? ?25% ? ? ? ? ? ? ? ? ?1005
? ?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 ? ? ? ? ? 30% ? ? ? ? ? ? ? ? ?2755
? ?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 ? ? ? ? ? 35% ? ? ? ? ? ? ? ? ?5505
? ?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80000元 ? ? ? ? ? ? ? ? ? ?45% ? ? ? ? ? ? ? ? 13505?
下載這個表格,在電腦的網頁里(本頁)下載,可以試試,希望可以幫助你。
個稅自動計算。
注意:電子文件需要經常做備份,并保留在兩個不同介質上,如硬盤和優(yōu)盤上,以防意外,避免數據丟失。。
新個稅實施后,工資表內個稅公式應該如何設置?
新個稅實施后,每個月的工資報表都要引入本年度之前所有月份百的數據,所以再像之前有一個固定公式度套用每個月報表是不行了,以后的工資報表都是全年問報表。我們公司為了避免出錯、減輕HR工作量,就利用了薪答人薪事人力資源系統(tǒng),設置好各項后,每位員工的工資是自動計算的,并內且工資報表、工資條中會增加“專項抵扣明細”、“累計應納稅所得額”和“累計預扣稅費”容。報表、工資條都是一鍵生成的。
批量制作工資表時,個稅部分用什么公式計算
假設K2單元格為扣除社保個人百繳費部分后剩度余的工資(應發(fā)工資-個人社保),L2為應扣的回個人所答得稅,那么L2的公式為:
=IF(K2-3500<=0,0,IF(K2-3500<=1500,(K2-3500)*5%-0,IF(K2-3500<=4500,(K2-3500)*10%-105,IF(K2-3500<=9000,(K2-3500)*20%-555,IF(K2-3500<=35000,(K2-3500)*20%-1005,IF(K2-3500<=55000,(K2-3500)*30%-2755,IF(K2-3500<=80000,(K2-3500)*35%-5505,(K2-3500)*45%-13505)))))))追問這么復雜的公式啊,有沒有簡單點的
個稅的 計算公式
最低0.27元/天開通百度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fā)布者:plakjld
稅前收入應納個人copy所得稅稅后工資6691.41214.146477.27稅后工資6477.27已知實際工資,求所得稅已知稅后工資,求稅前工資和備注:*部位不要隨便動。額外設置:點擊左上角選擇“excel選項”--->“公式”--->勾選“啟用迭應納個人所得稅稅前收入214.146691.41已知稅后工資,求稅前工資和所得稅-->“公式”--->勾選“啟用迭代計算zhidao”工資中的個人所得稅是怎么計算的
如果按照即將出臺的規(guī)定,是不需要上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5663539稅的。
如果按照目前的規(guī)定,需要繳納45元的稅。計算方法如下:
個人所得稅稅額=(扣除三險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標準)×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工資、薪金所得,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具體如下:
如果一個月收入5000元(月收入額),全月應納稅所得額=5000(月收入額)-3500(減除費用)=1500,這1500元就是計算應交個人所得稅額。
如果按照即將出臺的政策,5000元是不需要納稅的。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500元的,稅率為3%,所以本月就該交個人所得稅為:1500×3%=45。
拓展資料:個人所得稅(personal income tax)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fā)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
英國是開征個人所得稅最早的國家,1799年英國開始試行差別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到了1874年才成為英國一個固定的稅種。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于本國的所得征收的一種所得稅。在有些國家,個人所得稅是主體稅種,在財政收入中占較大比重,對經濟亦有較大影響。
2018年6月19日,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這是個稅法自1980年出臺以來第七次大修。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_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