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紅軍長征的角度看,延安 已經超越一個地名的意義。在吳起鎮,歷經二萬五千里 長征的紅軍,終于找到了“家”…… 在陜北開辟了延安時代,歷經抗日戰爭洗禮和解放戰爭的風云,紅星照耀中國。七十年后站在延安土地上,人是無法不思潮洶涌的。有研究者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延安的一些紅色旅游景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摘要]延安紅色旅游資源豐富,但從延安紅色旅游開發的現狀來看,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公共設施落后和服務質量較低,將是較長一段時期里制約延安紅色旅游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可通過科學規劃、加大投入力度等推動延安紅色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
操作方法
首先,是延安紀念館,位于寶塔區西北延河東岸。里面有各種各樣的文物,形象的再現了老一輩們的光輝業績。
陜北黃土高原,總面積約9.3萬平方公里,是中國黃土高原的中心部分。那里,溝連著溝,一道道山來,一道道梁,可謂“高天厚土,渾樸曠遠,凝重蒼雄、豐富壯美”。 說起陜北,大家一定知道這么一句順口溜,叫“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清澗的石板,瓦窯
然后,是棗園,它是中央處1943年至1947年的所在地,里面花團錦簇,綠草如茵。
推薦延安值得去的旅游景點:寶塔山(參觀約1.5小時);楊家嶺(參觀約1小時);延安紀念館(參觀需2小時);王家坪舊址;清涼山萬佛寺。 1、寶塔山古稱嘉嶺山,位于延安城東地,延河之濱,在山上可鳥瞰延安整個城區。因山上有塔,故通常稱
緊接著,是楊家嶺,是中央領導在1938年到1947年的住處,當年這里還經歷了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
延河、寶塔山、楊家嶺、壺口瀑布、南泥灣等。 1、延河 延河,昔名區水、去斤水、洧水、延水等。是黃河的一級支流,為延安市第二大河。 也是陜北第二條大河,全長286.9公里,源于白于山附近,由西北向東南注入黃河。 2、寶塔山 寶塔建于唐代,高4
最后,是清涼山,除了自身擁有迷人的風光外,它的旁邊還是延安時期的中央印刷廠、新華廣播電臺等的舊址。
延安之魂,不老之魂。在1976年后的今天看來也依然讓人充滿了敬畏與仰望。 延安是一個時代。一個缺衣少食、條件艱苦的年代;一個意志堅定、斗志昂揚的時代;一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時代;一個令人敬佩、催人奮進的時代!當沒有鞋子的腳丈量過二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延安旅游,有什么值得一去的地方?
延安有非常豐富的旅游資源,全市境內有歷史遺跡5808處,*紀念地445處,珍藏文物近7萬件。有歷史文物保護景點848處,有保存完好的宋代石刻群洞18個,石窟寺14處,有建于唐代的寶塔等12處古建筑,現存*舊居140多處。延安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有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第一號古墓葬——軒轅黃帝陵(5A)、寶塔山景區(4A)、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子長鐘山石窟等;在自然景觀方面有延安黃河壺口瀑布(4A)、全國最大的野生牡丹群和花木蘭故里萬花山、黃河蛇曲國家地質公園(乾坤灣)、延安國家森林公園、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等。延安是中國紅色旅游景點最多、內涵最豐富、知名度最高的紅色旅游資源富集區,有棗園*舊址(4A)、楊家嶺*舊址、王家坪*舊址、鳳凰山*舊址、南泥灣、清涼山、延安*紀念館、延安新聞紀念館、中國抗日軍政大學紀念館等等,紅色旅游資源數量占陜西省紅色資源總量的72%,是全國保存最完整、面積最大的*遺址群,被授予“中國紅色旅游景點景區”稱號。2012年延安全市年接待中外游客人次已突破2000萬。2013年,黃龍山國家森林公園順利通過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專家驗收。
安塞腰鼓、洛川蹩鼓、陜北說書、安塞剪紙、陜北秧歌5個項目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有21個民間636f7079e799bee5baa631333363396464藝術品種被列入省級民間文化保護項目。
人文景觀
黃帝陵(AAAAA)
黃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黃帝(Huangdi;YellowEmperor)軒轅氏的陵墓,相傳黃帝得道*,故此陵墓為衣冠冢。位于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城北橋山;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第一號”,號稱“天下第一陵”。黃帝陵為全國首批確定的5*旅游景區。黃帝陵古稱“橋陵”,為中國歷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黃帝的場所。據記載,最早舉行祭祀黃帝始于公元前442年。自唐大歷五年(770年)建廟祀典以來,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的場所。
寶塔山景區(AAAA)
寶塔山,古稱豐林山,宋時改名為嘉嶺山。現又稱為寶塔山。位于延安城東南方,海拔1135.5米,是名城延安的標志,是中國*圣地的象征。在塔旁邊有一口明代鑄造的鐵鐘,*中央在延安時,曾用它來報時和報警。此外山上還有長達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齊,岸石完整,是難得的石刻藝術。山上現已建成為寶塔山公園,林木蔥郁,環境優美。寶塔山是延安市的標志性建筑,曾經為第二套人民幣貳圓券的正面圖案。
鐘山石窟——敦煌第二
鐘山石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西北佛教傳播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位于陜西省子長縣城西15公里處的鐘山南麓,又名萬佛巖、普濟寺、大普濟禪寺、石宮寺。被有關專家譽為"中國最早的石窟群"、“全世界罕見的石窟,藝術價值不在莫高窟、龍門、云崗石窟之下”、“第二個敦煌”。
太和山
太和山又名清涼山,位于延安城北的延河岸上,隔延河水與鳳凰山、寶塔山相望。這里山勢高聳,風景別致。山上保存完好的建筑物有自隋唐至清代的各類石窟,其中萬佛洞是最大的石窟,窟內四周墻壁上雕刻有神態各異的大小佛像萬余尊,山頂有太和宮,西有尸毗巖、桃花洞、山腰有詩灣、水照延安、月兒井、琵琶橋、定痂泉、仙人洞、琉璃塔等名勝。清涼山東側是延安時期的中央印刷廠、新華廣播電臺、新華通訊社總社、解放日報社、新華書店等*文物舊址。
中國*第一口油井
中國*第一口油井位于延長縣城西石油希望小學操場,延長油礦的前身“延長石油官廠”,創建于1905年,是中國陸上開發最早的油田,迄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延安是中國石油工業的發祥地,延長油礦是中國石油工業之母。
秦直道
陜北俗稱“皇上路”“圣人條”,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至公元前210年命蒙恬監修的一條重要軍事要道。其道歷經2000年風雨,大部分路面仍保存完好,多處堅硬的路基上只有雜草衍生,竟未長喬木,尤其是甘泉縣境內的方家河秦直道遺跡,跨河引橋橋墩依然存在,夯土層十分清晰。如今,部分完整的秦直道已被列入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自然景觀
黃河壺口瀑布(AAAA)
中國黃河上的著名瀑布,其奔騰洶涌的氣勢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位于黃河中游,*大峽谷中段,總面積約60平方千米。號稱“黃河奇觀”,是黃河上唯一的*大瀑布,也是中國的第二大瀑布。以壺口瀑布為中心的風景區,集黃河峽谷、黃土高原、古塬村寨為一體,展現了黃河流域壯美的自然景觀和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積淀。1988年被確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1年被評為“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2002年,晉升為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蛇曲國家地質公園
延川黃河蛇曲是發育在*大峽谷中的大型深切嵌入式蛇曲群體,規模宏大,是中國干流河道上蛇曲發育規模最大、最完好、最密集的蛇曲群。黃河流經延川縣境形成“S”形乾坤大轉彎,古稱河懷灣,其得名于天地、日月、陰陽、剛柔、乾坤之象。黃河在這里陡然急轉,形成了320度大轉彎,被稱之為“天下黃河第一灣”。2005年8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審核通過,成為第四批國家地質公園。
延安國家森林公園
位于陜西省延安市,1992年建園、面積為5446.67公頃。森林覆蓋率為55.6%,是國家惟一的城郊生態型森林公園。
魏塔古村落
魏塔村古樸,寧靜,原生態。
沒有城市的喧囂和擁堵。人置身于此,輕松、自由,可尋找到一片心靈寧靜的歸宿,吸引了大量畫家寫生、攝影以及電影拍攝。延安大學藝術學院、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中央美院附中、陜西國畫院等在此掛牌并確定為寫生創作基地。先后有許多畫家來此寫生,著名的就有李愛國、袁武、許勇、孫志鈞、陳鈺銘、李乃蔚、鄒立穎、馬新林、邢慶仁、范華、陳曉光、盛沉、張春華、鐘劍秋、廖哲林(臺灣)等人,創作了一批批優秀作品。魏塔成了名符其實的“畫家村”。
萬花山
位于延安市城區西南方向杜甫川,距市區20公里,以漫山遍谷的野生牡丹而聞名。這里是中國四大牡丹源生地之一,傳說這里還是是巾幗英雄花木蘭的故鄉。這里集中了上萬株野生牡丹,每年的春夏時節,姹紫嫣紅的牡丹競相盛放,香氣襲人,美景怡人。1939年5月,毛澤東、周恩來、朱德、任弼時、林伯渠等就曾徒步到萬花山觀賞牡丹。
*遺跡
棗園*舊址(AAAA)
*中央*處所在地。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處的棗園村。
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莊園,*中央進駐延安后,為中央社會部駐地,遂改名為“延園”,現舊址大門石柱兩側尚有康生所書“延園”二字。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央*處由楊家嶺遷駐此地。*中央*處在此居住期間,繼續領導全黨開展了整風運動和解放區軍民開展的大生產運動,籌備了中國*“七大”,領導全*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并領導全國人民為爭取民主團結,和平建國,同國民黨頑固派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為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全面內戰作了充分準備。
延安*紀念館(AAAA)
國家一級博物館。建于1950年1月,原館址在南關交際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最早建立的*紀念館之一。1954年遷往楊家嶺原*中央機關舊址定名為“延安博物館”。1955年遷至城內鳳凰山麓*舊址院內,改名為“延安*紀念館”,1973年6月遷往王家坪現址。郭沫若1971年來延參觀時題寫館名。主要宣傳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近13年間,黨中央在延安和陜甘寧邊區領導中國*的光輝歷史,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一號工程”。
楊家嶺*舊址
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和*中央機關在此居住。這期間,*中央繼續指揮抗日戰爭敵后戰場并領導了解放戰爭,領導了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召開了黨的“七大”和延安文藝座談會。1942年在此建成中央大禮堂,1945年4月23日至6月21日在中央大禮堂隆重召開了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
鳳凰山麓*舊址
*中央駐地舊址,位于延安市寶塔區鳳凰山腳下,1937年1月至1938年11月,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在此居住,是*中央到延安后的第一個駐地。在此居住期間,毛澤東寫下了《實踐論》《矛盾論》《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反對自由主義》《國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務》《陜甘寧邊區政府、第八路軍后方留守處布告》《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問題》《戰爭與戰略問題》等著作。
王家坪*舊址
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這里是*中央*軍事委員會(簡稱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司令部(后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部)的所在地。也是毛澤東、朱德、彭德懷、葉劍英、王稼祥等領導同志和中央軍委及八路軍總部所屬機關負責同志住過的地方。
魯迅藝術文學院舊址
位于延安城東北5公里橋兒溝,現保存有天主教堂一座和石窯洞數十孔,是當時延安惟一的地道的西式建筑。屬1961年國務院頒布的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魯藝”是中國*創辦的第一所綜合性藝術學校。1940年,毛澤東題寫校訓;“緊張、嚴肅、刻苦、虛心”。
南泥灣*舊址
位于延安城東南45公里處。南泥灣是中國*軍墾事業的發祥地,是南泥灣精神的誕生地。
延安新聞紀念館
延安新聞紀念館位于延安城區清涼山南麓,是由中宣部、廣電總局、新華社、人民日報社、新聞出版署等部門(單位)共同籌資修建而成,是全國唯一的新聞事業專題紀念館。
“四.八”烈士陵園
1946年4月8日,參加重慶國共和談的*代表王若飛、秦邦憲等乘坐美式運輸機由重慶飛返延安。因云霧蔽日,飛機迷失方向,誤撞山西興縣黑茶山,包括4名美軍機組人員在內的17人全部遇難,史稱“四·八”烈士。“四·八”烈士陵園是全國第一批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
中國抗日軍政大學紀念館
中國抗日軍政大學于1936年6月1日正式成立,始稱“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次年改名為“中國人民抗日軍事*大學”,校長林彪。至1945年抗戰勝利,總校先后辦學八期,并在全國創建了12所分校、5所陸軍中學和一所附設中學,培養了十多萬名德才兼備的軍政干部,為奪取抗日戰爭和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軍政人才基礎,為中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延安現在狀況如何?現在去旅游好不好?
延安有延河,還有寶塔,還有紅棗,還有窯洞,多穿一件衣服去就可以
延安頌的延安旅游
延安市位于陜西省北部,地處黃河中游。“延安”之名約始于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設立的延安郡,距今已歷1393年,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又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傳統教育和延安精神教育的三大教育基地。延安在歷史上一向是陜北地區的*、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幾千年歷史的演變、經久不衰,留下了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目前共發現各類文物遺址5808處,其中國家級文物4處,省級文物26處,縣市級文物183處。最為著名的有黃帝陵、喬山山麓的軒轅廟、子長鐘山寺石窟、延安清涼山、 延安寶塔山、秦直道等。延安又是中國*的圣地。黨中央和毛等老一輩無產階級*家在延安生活戰斗過13年,留下了一大批寶貴的*文物、*紀念地和豐富的精神財富——延安精神。全市境內的*文物達140多處,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延安市區內的鳳凰山舊址、楊家嶺舊址、棗園舊址、王家坪舊址、子長縣瓦窯堡(原*中央*局會議舊址)等國家級保護文物。省級*文物有:延安市區內的陜甘寧邊區政府舊址、南泥灣舊址,吳旗縣、志丹縣、子長縣、安塞縣*舊址、舊居、劉志丹陵園、 謝子長陵園、洛川縣馮家村“洛川*局會議舊址”等。
延安黃土風情文化藝術底蘊深厚、豐富多彩,已成為旅游的新亮點。主要有民間社火、燈會、鬧秧歌、轉九曲、信天游等。規模較大的社團活動有安塞腰鼓、洛川瞥鼓、宜川胸鼓,還有陜北農民畫、布堆畫、毛繡、刺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1333361303031秀、窯洞窗花、民間剪紙藝術等。集中典型地反映陜北地區民間風情資源的優勢的代表有洛川民俗館、安塞文化藝術館等。
紅色旅游要吸引游客,除大力挖掘紅色區域的地方特色,與山水風光游、自然生態游、民族風情游等相結合,還要渲染紅色文化氛圍,借助電子音像、現場戲劇歌舞等動態形式,顯現*戰爭的場景,增加游客的互動參與。使旅游主體有一個更加感性的立體的認識,使紅色文化的表現形式更加現代化、科學化、多樣化。
導游詞:延安紅色旅游的 導游詞
從紅軍長征的角度看,延安
已經超越一個地名的意義。在吳起鎮,歷經二萬五千里
長征的紅軍,終于找到了“家”……
在陜北開辟了延安時代,歷經抗日戰爭洗禮和解放戰爭的風云,紅星照耀中國。七十年后站在延安土地上,人是無法不思潮洶涌的。有研究者稱,紅軍落定陜北前,長征的將士們歷經6
次行軍方向的選擇,也有研究者認為前后經歷9次抉擇,對于長征的將士們而言,這一抉擇的道路為鮮血所凝筑,紅軍付出了慘重代價,創造了人類史上的一個奇跡。曾幾何時,長征戰士
屢遭重圍,湘江一戰血流成河,沿岸百姓三年不食湘江魚!曾幾何時,陰云密布的局勢在婁山關大捷后,依然“馬蹄聲碎,喇叭聲咽”,紅軍眼前仍然是不知路途的如海蒼山、如血殘
陽!但過六盤山,紅一方面軍和陜北紅軍會師之日在即,將領們“快馬加鞭未下鞍”,毛澤東在擺脫重圍后驚回首,“屈指行程兩萬”。幾個月后,紅軍在陜北扎根,毛.澤.東環視多嬌的
江山,品評秦皇漢武和一代雄鷹成吉思汗,發出“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鏗鏘之聲。14年后,他指揮“百萬雄師過大江”,并且要求將士們“宜將剩勇追窮寇”,再幾個月后,華
夏大地上,建立了新中國。這一過程中,長征的落腳點陜北成了又一個時代的新起點,經歷了延安時代后,雄雞一唱天下白。 延安古稱延州,歷來是陜北地區*、經濟、文化和軍事
中心。城區處于寶塔山、清涼山e5a48de588b67a6431333239303834、鳳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匯之處的位置,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有“塞上咽喉”、“軍事重鎮”之稱,被譽為“三秦鎖鑰,五路襟喉”。
延安之名,始出于隋。1937年,*中央進駐,同年設延安市,為陜甘寧邊區政府所在地。1949年,改稱縣,1972年,再設市至今,為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延安市地域遼闊,自然資源豐富。天然次生林163萬畝,木材蓄積量308萬立方米;以甘草、五加皮、槲寄生、牛蒡子、柴胡為主的中藥材近200種;有豹、狼、石雞、杜鵑等獸類、鳥類100
余種;而且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適生作物品種多,具有發展種植業、畜牧業、林果業的良好條件。除小麥、玉米、谷子、蕎麥、黃豆、綠豆、紅豆等糧食作物外,還盛產烤煙、蔬菜、
花生、瓜類、薯類等經濟作物。地處黃河中游的延安,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相傳人類始祖黃帝曾居住在這一帶,“三黃一圣”(黃帝陵廟、黃河壺口瀑布、黃土風情文化、*圣地)
享譽中外,為擴大對外開放和交流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全市有歷史文物保護景點848處,有保存完好的宋代石刻群洞18個,石窟寺14處,有建于唐代的寶塔等12處古建筑,有*舊址6處。目前可供游覽的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7處,年接待中外游客70萬人次。近年來,大力開發旅游業,恢復了摘星樓、烽火臺、摩崖石刻等50多處景點,“天然公園”萬花山新增200畝牡丹,寶塔山、清涼山、鳳凰山、萬花山“四山”森林覆蓋率達55.4%,被國家林業部批準建設國家級森林公園。延安位于陜西省北部黃土高原中部,
是中國*的圣地。延安東臨黃河,與山西相臨,西面與甘肅接壤。延安有非常豐富的旅游資源,在歷史古跡方面有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保護單位--軒轅黃帝陵
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子長鐘山石窟等;在自然景觀方面有延安黃河壺口瀑布、全國最大的野生牡丹群和花木蘭故里萬花山等。延安還是*圣地,在中國現代史上占有極為重要的特殊位置。
去延安旅游什么時間最好
現在去就好啊 。你是哪里的?自駕游、坐車都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