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0人民幣 不考慮其他稅前扣除項目,按30000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 個人所得稅為 (30000-3500)X25%-1005=5620 稅后工資為 30000-5620=24380
30000元
月薪為30K就是月薪30000。其中的K是一千的意思。 按30000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稅后工資為: (30000-3500)X25%-1005=5620(元) 30000-5620=24380(元) 擴展資料: k的一般含義: 國際單位 數學:常數(constant) 的符號;與 Z 軸平行的單位矢
30K是30000元人民幣,用k來做工資單位,起初源自外企,后來漸漸的被大多數企業和求職者所接受。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其中的k代表一個常數,通常是1000,許多單位往往省略1000用k代表,薪酬為15k-30k就是15000----30000,謝謝。
30K是30000元人民幣。很多人在應聘和平時生活中,在談論工資的時候都用“k”來表示“千”的概念,比如張三工資30k代表工資3萬元。
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應納稅所得額 = 工資收入金額 - 各項社會保險費 - 起征點(3500元) 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x 稅率 - 速算扣除數 說明:如果計算的是外籍人士(包括港、澳、臺),則個稅起征點應設為4800元。 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征繳個
“k”這個單位源自英語中的“kilo”,比如:km(kilometer,千米)、kg(kilogram,千克)、kB(kilobyte,千字節)等等。
教你計算方法,把工資數扣去3500(免稅),把結果找對應的檔數,按注明的稅率乘好,最后減去 速算扣除(元)這一檔的數,就是你要交的數。 全月交稅額 稅率 速算扣除(元) 不超過1500元 3% 0 1500-4500元 10% 105 4500-9000元 20% 555 9000-3500
用k來做工資單位,起初源自外企。后來漸漸的被大多數企業和求職者所接受。
如果是銷售崗位,15K也不好拿 肯定有業績要求。 技術崗的話會相對好一些。 大公司在乎更在乎你在群體里螺絲釘的形態,小公司更多的看個人發揮。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工作兩年就月薪30k是個什么概念
要具體看公司的福利的什么類型的公司,和工作的內容職位是什么。來說工資怎樣的。
15K至30K,范圍這么大,實際上公司能給多少工資
如果是銷售崗位,15K也不好拿 肯定有業績要求。 技術崗的話會相對好一些。 大公司在乎更在乎你在群體里螺絲釘的形態,小公司更多的看個人發揮。
為什么有些人說工資喜歡說20K/30K,而不說2W/3W?
“K”源于國外,最開始見于外企,現流行于一二線城市
薪資中不用萬,而使用“K”的這個做法是來源于國外的,并且由入駐國內的外企,以及來*設公司的特區臺灣地區企業。
“K”這個單位源自英語中的單詞“kilo”,由于中外文化差異,其實外國人通常很少用萬作為單位使用的,也不是說國外沒有“萬”,像英語的“myriad”就有“一萬”的意思,只不過在現代英語里,基本上是不適用的,只存在于教材詞典當中。
所以很多在外企工作的白領們,因為耳濡目染,自然而然的就習慣了用“K”代表萬。當然,這一用法主要還是見于一二線城市,以及互聯網IT行業發達地區,實在是很難想象在一個十八線的小縣城招人如果用“K”表示的話到底會收到怎樣莫名其妙的眼神和注視。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是,一個目前的現狀:相當大一部分的工作者的工資都處在以“K”為單位的水平線上。同時還有很多人的工資在一萬兩萬之間,那有人好奇了為什么不用W呢?
其實“K”和“W”并不是一個類型的產物,W僅僅是人們將漢字萬給省略簡寫成字母格式而已,更加的私人化口語化,嚴格說來并不能作為一個正式的書面用法。另外,簡寫成K,縮短了打字的時間,同時也避免了0的太多導致眼花繚亂而引發錯誤。
后端工程師 工資 30k 什么 如何 一般
后端工程師
工資,三十。
是有點低,
如果地方消費
低的話也差不多了。
工資數字這樣顯示是什么意思?30k―50k一月,這怎么讀啊?
k就是千啊,那30k就是3萬,50k就是5萬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