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溶膠傳播和空氣傳播不一樣,氣溶膠主要存在于密閉空間,比如病人離開之后的電梯、墻角等。病毒不能在空氣中長時間生存,達不到導致感染的病毒數量,就不會造成感染,戴上口罩能夠防治。
氣溶膠的范圍很廣,比如我們常見的霧、霾、吸煙之后產生的煙霧等都屬于氣溶膠的范圍,排泄活動也可能產生氣溶膠。
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前提下,我們所說的氣溶膠,主要是打噴嚏、咳嗽、大聲說話時噴出的小飛沫。
以打噴嚏為例,一個噴嚏噴射出的大飛沫會較快下落,而微小飛沫(直徑小于100微米)可以在空氣中懸浮一段時間,后者就屬于氣溶膠。
飛沫傳播屬于近距離傳播,一般在傳染病源周圍1~2米的空間內傳播。
而在以往的研究案例中(非新冠肺炎),一個噴嚏所能形成的氣溶膠,能跨越約7~9米甚至更遠的距離。
新冠病毒在氣溶膠中能存活多久?
別害怕,氣溶膠傳播并不等于空氣傳播。
新冠病毒在氣溶膠中的存活時間,主要看當前環境是否適宜病毒生存,這與不同城市的濕度、溫度、風速都有關。
在新冠病毒“喜歡”的環境里,比如密閉、不通風的地方,它能存活的時間自然就更長,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能盡量阻斷氣溶膠的傳播可能。
戴口罩能阻斷氣溶膠傳播嗎?
戴口罩對于阻斷這種傳播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尤其是當你出門在外,且處于密閉空間(比如電梯),身邊又有咳嗽、打噴嚏、大聲說話的人,戴口罩是很好的防護措施。
且以氣溶膠顆粒的顆粒直徑來看,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一般的醫用口罩即可。
大家不必過度恐慌,但也要做好個人防護,對于非醫護人員來說,如果病毒數量級未達到能致病的濃度,感染的可能性并不高。
除戴口罩外,還有哪些預防措施?
注意個人衛生、做到日常防護,是預防氣溶膠傳播的好方法。
1、沖馬桶時,蓋上蓋子
目前雖然在某些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出了陽性病毒核酸,但尚不明確病毒是否有活性。
為以防萬一,建議養成一個如廁習慣:在馬桶沖水前蓋上蓋子,盡可能減少感染的風險。
如果不放心,也可以往衛生間的地漏里加水,形成有效堵塞,以防氣溶膠逆行。
2、多開窗,注意通風
在家宅著,也要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爭取每日三次開窗,每次半小時左右,開窗期間要注意保暖。
3、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不扎堆、不聚集,減少和陌生人的交流,人與人之間保持距離(一米以上),咳嗽或打噴嚏時要用紙巾或手肘捂住口鼻。
隨身攜帶酒精噴霧消毒滅菌。
4、勤洗手,不隨地吐痰
外出歸來、咳嗽噴嚏、飯前便后、處理食材后等時刻,都要認真洗手。
隨地吐痰這一陋習,無論是對當前的疫情,還是既往的呼吸道傳染病,都會增加感染的風險。
5、嚴格做好居家隔離
需要居家隔離觀察的人,要嚴格遵守隔離的要求,應盡量與家人分住所居住,條件有限的,要分房間居住,單間隔離,同屋居住的全部家庭成員都要戴好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