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往今來,中國文化的傳承問題一直深受人們的擔憂。由于現在的年輕人思維更加獨立,對互聯網更加感興趣,即便喜歡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只是欣賞,不會親自參與。我國傳統武術的傳承一直都是采取拳種門派的方式,這是一種模擬血緣為特征的師徒形式。實際上,縱覽整個武術歷史,以純粹血緣相延的拳種幾乎沒有。
-
北京朝陽區有一位老人,無論酷暑還是嚴寒,都堅持去柳蔭公園打太極,她便是朝陽區安貞街道安華西里社區居民胡妙珍。自從接觸太極以來,這位老人就沉迷于太極之中,不僅收獲了健康的身體,也獲得了愉快的心情。
-
個月的太極拳練習,能明顯提高中老年人單腿站立及平衡控制,平衡能力、姿勢控制能力有所改善,這可能與練習調節了患者的本體感覺有關。練拳時,對肢體的靈活性、柔韌性、關節支配力量有很高的要求,通過鍛煉能對骨骼產生很好的刺激,幫助中老年人提升肌肉力量,增加柔韌性。
-
如果想學太極,首先應找到一位專業的太極拳老師,并在練習時需注意以下問題。不急功近利,邊學邊悟。這是大師深的經驗體會。練好太極一定要堅持。練習時,要集中精力,跟隨老師的引導,去感受身體的變化,如“氣沉丹田”。體會太極拳中博大精深的哲學思想如“陰陽平衡”“天人合一”。
-
習練太極拳要全神貫注,不能三心二意,而且練習太極拳要持之以恒,只有這樣才能感受到太極真功夫。太極拳要求涵胸拔背,胸空腹實,氣沉丹田,落地生根。而初學者往往架子忽高忽低,挺胸突臀,動作漂浮,氣向上涌,頭重腳輕。練習拳架有一個從外引內,以內帶外的過程。
-
練習太極拳要求心靜用意。練拳時大腦皮質運動中樞和第二信號系統處于高度的興奮集中狀態,而皮質的其他大部分地區則處于抑制狀態,這些對于某些慢性疾病患者十分有益。同時,肌肉活動時毛細血管充分開放,加速靜脈和淋巴的回流速度,改善微循環,從而減輕心臟負擔。
-
太極拳行功走架進退往來為動,但用意不用拙力,消耗不大就心境而言行功走架中強調放松入靜。這里所說的靜,指走架或推手時須摒棄雜念,動中求靜神意專注以一念代萬念所以說外形雖動心猶靜。太極拳的這種獨特運動方式對保持人體機能的中和平衡有很好的作用。
-
太極拳是中國傳統辯證的理論思維與武術、藝術、導引術、中醫等的完美結合,它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是高層次的人體文化。對人類個體身心健康以及人類群體的和諧共處,有促進作用。
-
太極拳,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是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經絡學,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的漢族傳統拳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