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每一天都在走路,走路的時候,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大家的姿勢千奇百怪,那是因為有的人,走路姿勢并不對。那么走路正確姿勢是什么呢?
操作方法
抬頭挺胸:很多人都會低頭走路,這樣其實是不對的,不僅會使頸后肌肉承擔太大重量,還會導致肌肉勞損,有的人甚至會因此頭痛。正確的做法是抬起頭部,眼睛看向前看在3—6米處。走路的時候,一定要挺起,同時收緊小腹,夾緊臀部,讓全身收住。走路時兩肩自然向后拉,使肺部可以吸入更多空氣!
膝蓋伸直: 展開膝蓋,并非僵硬、不靈活,而是使伸直的膝蓋在不受力的情況下行走。膝關節伸直了,步伐變大。如果走的時候膝蓋是彎曲的,腿只有一部分肌肉起作用,這樣易覺疲勞,腿部很快會沒勁兒。走路時要用大腿帶動小腿,提提臀提髖,用腹部走路。
腳尖邁向正前方:前腳向正前方邁出,腳的內側足跡形成一條直線。一般人們總覺得腳尖多少有點向外撇。有時為追求速度,向外撇點很有必要。有的人慢步時也腳尖外撇,俗稱八字腳,這樣走較穩定。
自然擺臂:擺胳膊對走也很重要,擺動時,大拇手指似觸非觸衣服為佳,在不受力的狀態下,胳膊擺動時,肘部分自然伸與折。胳膊與腿的動作也是相互關聯的,右腳向前邁出,左手向前擺。
腳跟先著地:注意腳跟先著地,再將身體重心移到腳尖前腳著地時,身體重心落在腳跟上。然后,身體重心由腳跟通過腳掌向腳尖方向“滾轉”,最后到達腳尖。